初冬的阳光透过林氏集团市场部的落地窗,在林薇薇的办公桌上投下一片暖融融的光斑。她刚结束一场与陆氏集团的合作会议,正低头整理会议纪要,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出“李萌”的名字——这个名字让她瞬间想起一年前,几个人挤在大学图书馆的角落里,对着一份粗糙的项目计划书反复修改的日子。
“薇薇姐!你现在方便说话吗?有个好消息要跟你分享!”电话那头的李萌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像是怕晚一秒说出来,喜悦就会从指缝里溜走。
林薇薇放下手中的笔,靠在椅背上,嘴角不自觉地扬起:“当然方便,你说,是不是平台又有新进展了?”自从三个月前她正式接手林氏市场部的工作,就把校园租赁平台的日常运营交给了李萌和张昊——这两个从创新创业大赛就一路并肩的伙伴,早已能独当一面。但她始终关注着平台的动态,偶尔还会在团队遇到瓶颈时,回去和他们一起 brainstorm(头脑风暴)。
“不止是新进展,是大突破!”李萌的声音拔高了几分,“我们刚才和全国十所高校的后勤处签了合作协议,正式推出‘毕业季行李寄存’服务!而且你猜怎么着?服务上线才一个月,就已经服务了5000多名学生,现在还有好几所高校主动来找我们谈合作呢!”
“真的?太好了!”林薇薇猛地坐直身体,语气里满是惊喜。她清楚地记得,去年毕业季,她还在校园里看到不少学生拖着巨大的行李箱四处奔波——有的学生要提前去外地实习,行李带不走只能寄存在同学宿舍;有的学生考研复试结束后,行李没地方放,只能暂时堆在学校门口的便利店;还有的学生因为行李寄存太贵,不得不忍痛扔掉一些还有用的东西。那时候她就和李萌、张昊聊过,要是能推出行李寄存服务,肯定能帮学生解决大问题。没想到才一年时间,这个想法就真的实现了,还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
“我们也是运气好,刚好赶上教育部推‘校园便民服务’的政策,高校那边也很支持。”李萌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自豪,“我们和高校的后勤处合作,把学校里闲置的仓库改造成了恒温恒湿的寄存点,还安装了24小时监控和智能锁,学生用平台小程序就能预约寄存、查询行李位置,取件的时候扫码就行,特别方便。而且价格比外面的寄存点便宜一半,学生们都特别喜欢。”
林薇薇认真地听着,脑海里浮现出学生们轻松寄存行李的场景——不用再拖着沉重的箱子到处跑,不用再担心行李丢失或损坏,只用在手机上点几下,就能把行李安安稳稳地存放在学校里。她忍不住说:“你们考虑得真周到,恒温恒湿和智能锁这些细节,都想到了。”
“还不是多亏了你之前教我们的,做校园服务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李萌笑着说,“你还记得吗?去年我们做防暑用品循环的时候,你特意让我们去宿舍调研,问学生最在意什么,最后才确定了‘免费消毒’和‘上门取送’的服务。这次做行李寄存,我们也去采访了好多毕业生,他们说最担心行李受潮、被偷,还有取件不方便,所以我们才加了恒温恒湿、智能锁和扫码取件的功能。”
听到这里,林薇薇心里泛起一阵暖意。她想起一年前,自己刚带着项目想法找到李萌和张昊时,他们还只是两个对创业一知半解的大学生——李萌虽然擅长数据分析,却不知道怎么把数据转化为实际的服务;张昊会写代码,却总想着把功能做得越复杂越好,忽略了用户体验。是她带着他们一次次去校园里调研,一次次修改方案,一点点把项目从纸上的想法,变成了能真正帮到学生的平台。而现在,他们已经能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甚至能做出比她预期更好的成绩。
“对了薇薇姐,我们还做了一个‘毕业季公益活动’。”李萌继续说,“针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我们免费提供行李寄存服务,还帮他们把暂时用不上的书本、衣物捐给山区的孩子。已经有200多个学生参与了,学校和社会上的反响都特别好,还有媒体来采访我们呢!”
“公益活动?这个主意太棒了!”林薇薇由衷地赞叹。她一直觉得,校园平台不仅要赚钱,更要承担社会责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学生。李萌他们能想到这一点,说明他们真正理解了平台的意义。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平台的后续规划——接下来他们想把行李寄存服务推广到更多高校,还想增加“毕业季旧物回收”和“租房信息对接”的功能,帮毕业生解决更多难题。林薇薇听着,时不时给出一些建议,比如在旧物回收里增加“以物换物”的板块,让学生能把不用的东西换成自己需要的物品;在租房信息里加入“室友匹配”的功能,帮学生找到合拍的合租伙伴。
挂了电话,林薇薇看着窗外的阳光,心里满是欣慰和骄傲。她打开电脑,登录校园租赁平台的后台,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累计服务学生12万人次,合作高校23所,用户满意度98%……每一个数字都像是一枚勋章,见证着平台的成长,也见证着她和团队的成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