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邮轮舷窗,洒在陈默的银色面具上,折射出冷冽的光。
早上九点半,他提前半小时来到 3 楼豪华大厅,此时大厅里已经坐满了人,每个座位上都放着一本烫金的拍卖手册,封面印着 “冥河摆渡人” 的黑色船锚标志。
戴金色面具的男人已经坐在中央的 VIP 席位上,身边的保镖比昨天多了两个,双手交叉放在胸前,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周围;
戴红色面具的 “夜莺” 坐在角落的包间里,透过玻璃能看到她正低头翻着拍卖手册,手指在某一页上反复停留 —— 陈默猜,那一页大概率是关于 “东方遗珍” 的介绍。
陈默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悄悄调整了一下眼镜 —— 这副看似普通的金丝眼镜,是技术组特制的,镜框右侧藏着一个微型高清摄像头,能放大十倍拍摄,还能通过内置的卫星模块,将画面实时传输回行动组。
“老谢,能收到画面吗?” 他用嘴唇微动,通过衣领里的微型麦克风低声问道。“信号稳定,画面清晰,你注意角度,别被发现。” 老谢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带着电流的细微杂音。
上午十点整,大厅里的灯光突然暗下来,只有拍卖台上方的射灯亮着,一个穿着黑色礼服、戴着银色面具的主持人走上台,手里拿着一把小木槌,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大厅:“欢迎各位尊贵的宾客,参加本次‘冥河摆渡人’拍卖会。本次拍卖遵循‘价高者得’原则,拍品真伪自辨,交易完成后概不退还。现在,拍卖正式开始!”
第一件拍品是一尊宋代青瓷瓶,主持人介绍说 “来自中国私人收藏家,经鉴定为南宋官窑制品”,起拍价 500 万美元。
台下的人纷纷举牌,价格很快涨到 800 万美元,最后被一个戴黑色面具的男人拍下。
接下来的拍品五花八门:有埃及的黄金面具复制品,有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甚至还有一份标注着 “某国军事基地防御图” 的敏感资料,起拍价高达 2000 万美元,最终被一个神秘的包间买家收入囊中。
陈默一边假装关注拍品,一边用眼角余光观察周围 —— 戴金色面具的男人全程没有举牌,只是偶尔跟身边的保镖低声说了几句;“夜莺” 则拍下了一幅近现代油画,看起来像是在 “例行消费”,掩盖真实目的。
“这些人都在等压轴拍品,看来‘东方遗珍’确实不一般。” 陈默心里想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眼镜框,随时准备捕捉关键画面。
中午十二点,主持人终于宣布:“接下来,为各位呈现本次拍卖会的压轴拍品之一 —— 商周时期青铜觥!”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两个穿着白色手套的服务生推着一个玻璃展柜走上台,展柜里放着一件青铜器皿 —— 长约 30 厘米,造型是一只俯卧的兽形,腹部刻着复杂的饕餮纹,表面覆盖着一层淡淡的铜绿,看起来古朴厚重,充满了历史感。
“这件青铜觥,经碳十四检测,距今约 3000 年,是商周时期的祭祀礼器,” 主持人的声音带着激动,“更难得的是,它不仅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还具有独特的历史信息承载价值 —— 各位宾客请看,觥身的饕餮纹中,藏着古人对天文历法的记录,而觥足内部,更是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他示意服务生转动展柜,让青铜觥的底部朝向观众,“起拍价 1500 万美元,每次加价不低于 100 万美元,现在开始竞价!”
陈默立刻按下眼镜上的微型按钮,摄像头开始放大画面,聚焦在青铜觥的底部 —— 觥足是圆柱形,表面刻着细密的云纹,看起来跟普通青铜器没什么区别。
他调整焦距,一点一点仔细观察,突然,在觥足内侧靠近底部的位置,发现了一个细微的异常:有一圈不到两毫米的缝隙,缝隙边缘非常平整,不像自然铸造形成的,反而像是用现代机器切割后又拼接回去的 —— 这跟小李之前传回的情报里描述的 “芯片藏匿处特征” 完全吻合!
“找到了!” 陈默的心脏猛地一跳,强压着激动,继续用摄像头拍摄,“老谢,看到觥足内侧的缝隙了吗?是不是跟情报里的芯片接口一致?”
老谢的声音立刻传来,带着兴奋:“看到了!边缘的切割工艺是现代的,绝对是人为改造过的,里面十有八九藏着‘记忆之核’!你再看看缝隙周围有没有其他标记,比如字母或数字,方便后续确认。”
陈默按照老谢的指示,再次放大画面,在缝隙旁边发现了一个极其微小的 “K” 字母,刻在铜绿下面,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 这应该是金广发团队做的标记,用来确认芯片的位置。
可他无法当场取证,一来玻璃展柜有防爆玻璃,无法触碰;二来周围全是保镖和摄像头,任何异常动作都会引起怀疑,只能通过眼镜摄像头记录下画面,作为后续的证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