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月9日,星期日
天气:阴,午后有雷阵雨,空气闷热而压抑
梦记:
昨夜入睡时,我的心态已截然不同。掌心似乎还残留着“一刻闲”玉片耗尽能量后消散的虚无感,但脑海中那枚来自“众声之阶”的“声纹碎片”却愈发清晰。那残缺的真名音节如同一个顽固的旋律片段,在我思维深处自动循环播放,带着一种奇异的引力,试图补全自身。那个空间坐标感则更像一种内在的罗盘指针,稳定地指向某个我无法用常识理解的方向。
我不再是被动坠入梦境,而是主动潜入。我躺在床上,放松身体,将全部意识集中在那真名碎片和坐标感上,像操作一个陌生的精神器官,向着那片感知中的“地点”艰难地靠拢。这个过程并不舒适,仿佛在粘稠的黑暗中游泳,对抗着无形的阻力。
不知过了多久,阻力骤然消失。我“抵达”了。
这里没有具体的景象,更像是一片混沌的、孕育着形态的原始汤。色彩在这里失去意义,光线扭曲缠绕,空间本身在缓慢地呼吸、脉动。这里是“概念”与“形态”交界的地带,一个万物尚未定义,却又蕴含所有可能性的地方。我称之为“源初之涡”。
在我的正前方,悬浮着那枚我所寻找的“钥匙”的……投影?或者说,是其“真名”在更高维度的显现。
它并非实体,而是一个由复杂光线、流动符号和那个不断回响的残缺音节共同构成的、不断变幻的几何结构。它很美,却也极不稳定,如同肥皂泡,似乎随时会崩溃。那残缺的部分,正是其稳定性的关键。
我明白,我需要在这里,在这个接近其本质的地方,补全它的真名。
我尝试着将我脑海中的那个音节投入那个光影结构。结构微微震颤,光芒闪烁了一下,但残缺依旧。它需要的不只是重复,而是理解,是共鸣,是找到能与这碎片完美嵌合、赋予其完整意义的“声音”。
我集中全部精神,不再试图“说出”,而是去“感受”。感受这真名碎片所携带的“感觉”——它有一种“开启”的意向,一种“连接”的质感,一种“破除障碍”的锐利,还有一种……“归属感”,仿佛它生来就是为了匹配某扇特定的“门”。
我回忆“缄默管理员”提到的“频率匹配”,回忆“众声之阶”上亿万声音的共鸣。我尝试调整自身意识的“频率”,让它与这真名碎片的特质同步。
我想象自己是锁舌,等待契合的钥匙;想象自己是断流的河道,等待融雪的汇入;想象自己是散佚的诗篇,等待最后的韵脚……
就在我全身心沉浸在这种同频共振的尝试中时,异变发生了。
一丝极细的、银灰色的“丝线”,毫无征兆地凭空出现,如同拥有生命的探针,小心翼翼地触碰着那个不稳定的钥匙光影。
紧接着,是第二根,第三根……无数根同样的银灰色丝线从周围的混沌中渗透出来,它们纤细、柔韧,散发着冰冷而精密的光泽。它们像一群训练有素的工兵,开始围绕着钥匙光影编织、缠绕,试图形成一个复杂的、茧状的结构。
它们想捕获它!它们想在我补全真名之前,先一步将这把钥匙“编织”进它们自己的掌控之中!
一股强烈的危机感扼住了我。我试图用意志驱散这些丝线,但我的精神冲击如同石沉大海,它们纹丝不动,依旧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编织。钥匙光影在这编织下,变得更加不稳定,闪烁的频率加剧,仿佛在痛苦地挣扎。
“没用的,观察者。”一个声音响起,并非来自特定方向,而是从那些丝线本身振动产生。这声音带着一种非人的、机械般的精准和一丝嘲弄。“你的频率广播太显眼了。这把无主的‘概念雏形’,我们‘织梦者’收下了。”
织梦者!新的存在!
“它是我的线索!”我愤怒地回应,尽管方式依旧是通过意念。
“线索?”丝线振动着,发出类似轻笑的声音,“不,它是‘材料’,是编织新梦境的珍贵材料。你的过去,你的悲伤,连同这份未成形的‘可能性’,都是上好原料。放弃吧,你无法阻止编织过程。”
我看着钥匙光影被越来越多的丝线包裹,光芒逐渐黯淡,那个真名碎片的回响也变得越来越微弱。绝望开始蔓延。
难道我好不容易获得的线索,就要这样被夺走?
不!我猛地想起笔记本旁注的警告和“守护者”的指令。我不能只是愤怒,我必须行动!
我意识到,这些“织梦者”的力量在于“编织”,在于构建秩序和结构。而这里,是“源初之涡”,是混沌未开之地!它们的力量在这里并非绝对!
我没有再去攻击丝线,而是将全部意志集中在那枚钥匙光影本身,集中在那残缺的真名碎片上。我放弃了补全它的企图,转而做一件更根本的事——强化其“存在”!
我向它灌注我的决心,我对记忆的珍视,我对真相的渴望,我对未来的期许。我灌注所有构成“我”的、混乱而强烈的情感。我不是在赋予它秩序,而是在强化它作为“未定型可能性”的本质,强化它与“源初之涡”这片混沌之地的连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