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便宜租下城郊老公寓,每晚十二点隔壁准时响起回家脚步声,与我作息完全同步。
投诉后房东冷笑:“你隔壁是承重墙,根本没房间!”
我不信邪,贴着墙壁录音,竟录到与自己完全一致的呼吸和翻书页声。
装修工钻开墙体检查,尖叫着跌下梯子——墙内灌满浑浊福尔马林,浸泡着具与我别无二致的“尸体”。
当晚脚步声再次响起,最终停在我门前,猫眼里映出张湿漉漉的惨白笑脸:“哥哥,换我住外面好不好?”
---
毕业就像一场盛大的流放,把我从象牙塔直接扔进了社会这片钢筋水泥的丛林。找了两个月工作,简历石沉大海,银行卡的余额像漏了气的皮球,一天比一天瘪。最后,在中介小哥那“性价比超高”、“就是有点旧”的极力推荐下,我站在了这栋位于城郊结合部的老公寓楼前。
楼是那种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风格,墙皮大块剥落,露出里面灰扑扑的水泥底色,爬山虎枯死的藤蔓像无数干瘦的爪子,死死扒着墙面。楼道里光线昏暗,声控灯反应迟钝,用力跺脚才亮起一盏,发出接触不良的嗡嗡声,没走几步又灭了。空气里常年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和饭菜馊掉混合的复杂气息。
但价格低到令人发指。低到我可以忽略这一切。
我的房间在四楼,走廊最尽头,407。隔壁是408。两扇门紧紧挨着,都是那种老旧的、漆皮斑驳的暗红色木门。
搬进来的第一晚,收拾完东西,已是深夜。疲惫压倒了一切,我倒在硬邦邦的床上,很快睡去。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声音将我惊醒。
不是巨响,而是很有规律的……脚步声。
“嗒……嗒……嗒……”
从隔壁408传来。皮鞋底敲击在老旧水泥地面上的声音,不紧不慢,由远及近,仿佛有人刚回家,正从门口走进来。
声音在靠近我们共用墙壁的位置停住了。接着是钥匙放在桌上的轻微碰撞声,然后是身体陷进沙发或床里的吱呀声。
一切都很正常,像是任何一个晚归的邻居。
我看了一眼手机,屏幕荧光显示:00:07。
我没太在意,翻个身继续睡。
第二晚,同样的时间,接近午夜十二点,那脚步声又准时响起了。同样的节奏,由远及近,停在墙边,然后是放东西、坐下休息的声音。
第三晚,第四晚……夜夜如此。
我开始觉得有点不对劲了。这邻居的生活规律,也太精准了吧?简直像个上了发条的钟。而且,每次声音都停在同一个位置,分毫不差。
更让我心里发毛的是,我渐渐发现,这脚步声,似乎……和我的作息有种诡异的同步。
我晚上习惯在电脑前待到十一点半左右,然后洗漱,大概十二点左右上床。而隔壁的脚步声,总是在我准备上床,或者刚躺下没多久的时候,准时响起。
有一次,我故意熬到一点才睡,那脚步声,竟然也推迟到了一点才出现!
还有一次,我半夜起来上厕所,穿着拖鞋走路。我这边脚步声响起的同时,隔壁,竟然也传来了极其相似的、拖鞋摩擦地面的声音!几乎与我同步!
这已经不是巧合能解释的了!
一种说不出的寒意开始在我心头蔓延。我决定向房东反映一下。房东是个五十多岁的胖男人,姓王,住在市区,电话里声音带着麻将牌的碰撞声和不耐烦。
“脚步声?哎呀,老房子隔音不好很正常嘛!隔壁住个小年轻,上班晚归,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他打着哈哈。
“王叔,不是隔音问题,”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静,“我是觉得……隔壁那声音,太规律了,而且……好像跟我这边动作是同步的。”
“同步?”房东的语气顿了一下,随即变得有些古怪,“小伙子,你是不是工作压力太大了?出现幻听了?”
“不是幻听!我听得清清楚楚!”我有些急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房东的声音冷了下来,带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我告诉你,你隔壁408,那面墙是承重墙!墙那边根本就没房间!是楼道另一头的通风井!你听到的是什么鬼脚步声?!”
承重墙?没房间?
我的大脑“嗡”的一声,像是被重锤砸中!
“不……不可能!王叔,我明明……”
“行了行了!”房东不耐烦地打断我,“年轻人,别自己吓自己!租不起好的就别租,疑神疑鬼的!我这房子干净得很!”
“啪!”电话被挂断了。
我拿着手机,呆呆地站在房间里,浑身冰冷。
承重墙……没房间……
那我每晚听到的,是什么?
恐惧像无数细密的冰针,瞬间扎遍我全身每一个毛孔!
我不信!我不信邪!
那天晚上,我提前准备好了手机,打开录音功能。快到十二点时,我把手机紧紧贴在和408相邻的那面墙壁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