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 172 年深冬,吴家堡中枢府的火炉烧得正旺,却驱不散叶青云脸上的凝重。刚收到耶律部落和白狐部落送来的求救信,信中字字泣血 —— 白毛风席卷蛮族草原,牛羊冻死过半,积雪封山,粮窖被埋,数万牧民陷入饥寒交迫的绝境。
“立刻备粮!” 叶青云当机立断,转头对袁七下令,“打开堡内的粮仓,调出五千石粮食、两千件棉袍,再让工坊赶制一千把铁锹,组织三十辆马车,分成两队,一队去耶律部落,一队去白狐部落,务必在三天内送到!”
袁七应声转身,刚走到门口,又被叶青云叫住:“让车队带上医馆的郎中,再备些治疗冻伤和风寒的药材,牧民们受了冻,难免生病。”
“是!” 袁七脚步不停,匆匆去安排。耶律夫人看着叶青云紧绷的侧脸,轻声道:“青云哥,咱们堡里的存粮,也就够支撑半年,一下子调出五千石,要是开春后遇到粮荒,咱们自己也会受影响。”
叶青云叹了口气,走到窗边,望着窗外依旧飘着的小雪:“我知道,可蛮族那边是真的急。你想想,耶律部落和白狐部落是咱们的盟友,要是他们撑不住,整个蛮族草原都会乱。而且,” 他顿了顿,眼神沉了下来,“一百多万蛮族人口,就算分裂成三个部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真要是饿急了,开春后必然会抢粮,到时候刀兵相见,受苦的还是两边的百姓。”
耶律夫人沉默了 —— 她知道叶青云说得对。蛮族向来民风彪悍,往年就算丰收,也会偶尔南下劫掠,如今遭遇这么大的雪灾,要是没了活路,必然会铤而走险。
两天后,两支运输车队满载着物资,在风雪中驶离吴家堡。看着车队消失在路的尽头,叶青云却丝毫没有放松 —— 他心里清楚,这五千石粮食和两千件棉袍,对于受灾的整个蛮族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果然,三天后,去耶律部落的车队传回消息:耶律部落仅核心族人就有三万多,加上依附的小部落,总人口近十万,五千石粮食分下去,每户只能领到一小袋,撑不了十天;白狐部落那边更糟,山地被积雪封死,车队花了两天才打通道路,送来的物资只够覆盖部落一半的人口,剩下的人依旧在雪地里挨饿受冻。
更让叶青云揪心的消息,接踵而至。袁七从县城采买物资时,发现附近几个县的粮食价格一夜之间翻了倍,原本一文钱一斤的糙米,涨到了两文钱,而且还在持续上涨。
“首领,县城的粮商说,是听说蛮族遭了白毛风,怕他们开春后抢粮,所以都开始囤粮抬价。” 袁七脸色凝重,“有的粮商甚至把粮食藏了起来,对外说已经卖完了,等着价格再涨些再出手。”
叶青云猛地一拍桌子,眼神锐利如刀:“这些粮商,简直是趁火打劫!他们就没想过,粮价涨得越高,蛮族那边越买不起,到时候真的饿急了,第一个遭殃的就是他们这些囤粮的人!”
他站起身,在屋里来回踱步,脑海里浮现出蛮族牧民饥寒交迫的场景:老人和孩子蜷缩在雪地里,冻得瑟瑟发抖,手里捧着空空的粮袋;牧民们看着死去的牛羊,眼里满是绝望;要是开春后雪化了,地里种不了庄稼,粮价又高得离谱,恐怕真的会饿殍遍野。
“不行,不能就这么看着。” 叶青云停下脚步,眼神坚定,“袁七,你立刻去联络周边几个县的乡绅和粮商,就说我叶青云请他们来吴家堡议事,就说有办法让他们既能保住粮食,又能赚安稳钱,要是不来,后果自负。”
袁七有些犹豫:“首领,这些乡绅和粮商大多唯利是图,怕是不会轻易来。而且,咱们吴家堡只是个村落,他们未必会给咱们面子。”
“他们会来的。” 叶青云语气笃定,“他们怕蛮族抢粮,更怕粮价炒得太高,最后砸在自己手里。咱们给他们指一条活路,他们没有不来的道理。”
果然,当袁七带着叶青云的话,走遍周边四个县后,乡绅和粮商们纷纷响应。三天后,二十多个穿着绫罗绸缎的乡绅和粮商,坐着马车来到吴家堡,中枢府的堂屋里坐得满满当当。
叶青云开门见山,直接说道:“各位,想必大家都知道,蛮族遭遇白毛风,如今缺粮缺衣,要是开春后他们撑不住,必然会南下抢粮,到时候你们囤的粮食,不仅保不住,恐怕还会招来杀身之祸。”
这话一出,堂屋里顿时安静下来。一个姓刘的粮商忍不住开口:“叶首领,我们也知道这个道理,可总不能眼睁睁看着粮食烂在手里。要是降价卖,我们损失太大,要是不卖,又怕真的被抢,实在是左右为难。”
“我有个办法,既能让你们不损失,还能让你们赚安稳钱。” 叶青云笑着说,“你们把粮食以平价卖给吴家堡,我以吴家堡的名义,将粮食运到蛮族部落,再让蛮族用皮毛、药材、战马等物资来换。蛮族的皮毛和药材在中原很受欢迎,战马更是稀缺,你们拿着这些物资去卖,赚的钱绝不会比囤粮少,还不用担惊受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