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云一行的车队终于抵达上京。作为中原腹地的重镇,上京的繁华远超青州城 —— 宽阔的官道上车水马龙,街道两旁商铺鳞次栉比,绸缎庄、珠宝行、酒楼茶馆林立,吆喝声与车马声交织在一起,一派热闹景象。
“前面就是悦来楼了。” 袁七骑着马,指着前方一座气派的三层楼阁说道。叶青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悦来楼的门楣上挂着一块烫金匾额,“悦来楼” 三个大字笔力遒劲,门口站着两位穿着青布长衫的伙计,正热情地招呼着往来客人。
不知为何,看到这座楼阁,叶青云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些模糊的画面 —— 前世身为叶圣时,他曾多次来悦来楼赴宴,与文人墨客谈诗论道,与商界友人商议要事。那些记忆虽不清晰,却让他对悦来楼生出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就住这里吧,” 叶青云开口,“悦来楼在吴家堡有分支,咱们也算是熟客,住得能自在些。”
车队停在悦来楼门口,伙计们立刻迎了上来。不等叶青云开口,一个穿着华丽锦裙、妆容精致的中年妇人就快步走了出来,脸上堆着热情的笑容:“哎哟!这不是叶首领吗?什么风把您吹到上京来了!”
来人正是悦来楼的翠花老鸨。她不仅掌管着上京的悦来楼,连吴家堡分支的日常运营也由她统筹,早年叶青云在吴家堡筹建商队时,曾多次与她打交道,一来二去,两人便成了熟人。
“翠花姐,好久不见。” 叶青云笑着上前,“这次来上京办事,想着悦来楼舒适,就过来叨扰几日。”
“瞧您说的,什么叨扰不叨扰的!” 翠花拉着叶青云的手,热情地往楼里引,“您能来,是咱们悦来楼的福气!早就听说您要出游九州,正好,今天我做东,给您践行!”
走进悦来楼大堂,更是热闹非凡。一楼的散座坐满了客人,有的在喝酒聊天,有的在听台上的戏子唱曲,空气中弥漫着酒菜的香气与丝竹之声。翠花领着叶青云、袁七、玄机子三人上了二楼,推开一间名为 “听松阁” 的包厢 —— 包厢宽敞明亮,靠窗的位置摆着一张八仙桌,桌上早已备好茶水和点心,墙角的博古架上摆放着几件精致的瓷器,环境十分雅致。
“段统领和兄弟们就安排在隔壁的包厢,我已经让人备好饭菜了。” 翠花一边给叶青云倒茶,一边笑着说,“叶首领,您这次来上京,是要停留几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跟我说,上京这地界,没有我翠花办不成的事!”
叶青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笑着说:“多谢翠花姐费心。我们大概停留一日,明日一早就出发去青云城。这次过来,主要是想歇脚休整,倒没什么要紧事。”
“那正好!” 翠花眼睛一亮,“我这就去叫箐箐过来,让她陪您喝几杯,咱们好好热闹热闹!”
不多时,一个穿着淡粉色衣裙、梳着双丫髻的年轻女子走了进来。她肌肤白皙,眉眼清秀,手里抱着一把琵琶,正是悦来楼的头牌姑娘董箐箐。董箐箐走到叶青云面前,屈膝行礼,声音轻柔:“叶首领,袁先生,玄道长,小女子董箐箐,见过三位。”
“箐箐姑娘不必多礼。” 叶青云笑着点头,“早就听说姑娘琵琶弹得好,今日有机会,还请姑娘露一手。”
董箐箐羞涩地笑了笑,在包厢的角落坐下,调好琵琶的弦,轻轻拨动琴弦。悠扬的琵琶声在包厢里响起,时而清脆婉转,如泉水叮咚;时而悠扬绵长,如清风拂柳,听得众人都入了迷。
翠花则忙着指挥伙计上菜,不一会儿,桌上就摆满了丰盛的菜肴 —— 有上京特色的烤鸭、清蒸鲈鱼,有鲜嫩的炒时蔬,还有一壶陈年的女儿红。“叶首领,您尝尝这烤鸭,是咱们悦来楼的招牌,皮脆肉嫩,蘸着甜面酱吃,味道绝了!” 翠花热情地给叶青云夹了一块烤鸭。
叶青云尝了一口,果然味道鲜美,忍不住点头称赞。袁七和玄机子也不客气,拿起筷子,品尝着桌上的菜肴。董箐箐弹完一曲,也在桌旁坐下,给众人倒酒,轻声说道:“叶首领,小女子敬您一杯,祝您此次出游九州,一路顺风,万事顺遂。”
叶青云端起酒杯,与董箐箐碰了一下,一饮而尽。袁七和玄机子也纷纷举杯,包厢里的气氛渐渐热烈起来。翠花时不时讲些上京的趣闻轶事,董箐箐则偶尔弹上一曲,或是陪众人喝上一杯,欢声笑语不断。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都有了几分醉意。叶青云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又想起前世在悦来楼的点滴,心里感慨万千。袁七喝得脸颊通红,正与翠花讨论着上京的商机;玄机子则端着酒杯,闭目倾听着董箐箐的琵琶声,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包厢里,暖洋洋的。翠花看众人都有些困倦,笑着说:“叶首领,各位,要是累了,就先回房休息。我已经给你们安排好了上等的客房,就在三楼,安静得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