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在池中央盘膝坐下,将身体浸入水中,只露出头部。他按照李青云长老传授的“剑气引导法”,缓缓松开体表的灵力护盾,让剑气顺着毛孔进入体内。这些剑气极为锐利,进入经脉后,如同小刀般刮擦着经脉壁,带来阵阵刺痛。
“忍住,这是剑气在拓宽经脉。”林辰咬紧牙关,运转《九尾天狐诀》,让狐族本源珠散发出淡淡的金色灵力,包裹住剑气,使其变得温和一些。金色灵力与剑气融合后,形成一种“刚柔并济”的力量,既保留了剑气的锐利,又避免了经脉受损。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辰能清晰地感觉到,经脉在剑气的刮擦下,一点点变宽。他每隔一个时辰,便服用一小瓶淬体液,借助药力修复经脉壁上的细微损伤,同时提升经脉韧性。当午时到来,灵剑停止散发剑气时,林辰体内的经脉宽度已提升了10%,加上之前灵液泉浸泡的效果,正好达到“拓宽三成”的目标。
“终于完成了经脉的准备。”林辰从池中走出,体表布满了细小的血珠(剑气刮擦经脉时渗出的血液),但他的眼神却异常明亮。看守弟子递过来一块干净的锦布,笑着说道:“师弟第一次来就能坚持到午时,已经很厉害了,很多弟子第一天不到一个时辰就受不了出来了。”
从第二日开始,林辰将修炼重点转向“剑骨强化”。剑骨是剑修的根基,普通剑修的剑骨呈灰白色,仅能被动传导剑气;而觉醒后的剑骨呈淡金色,能主动吸收剑气,提升剑招威力。李青云长老的剑骨便是深金色,这也是他能将《青云斩月剑》修炼至大成的关键原因。
林辰按照“剑气引导法”的进阶步骤,将体内的剑气引导至脊椎(剑骨的核心部位)。剑气顺着脊椎游走,如同烙铁般灼烧着骨骼,疼痛比经脉拓宽时更加剧烈。林辰额头布满冷汗,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却始终没有停止引导。狐族本源珠的金色灵力再次发挥作用,如同温水般包裹住剑骨,缓解灼烧感的同时,加速剑气与剑骨的融合。
第三日,林辰的剑骨开始出现变化,脊椎处隐隐泛起淡金色的光泽。当剑气再次涌入时,他能感觉到剑骨在主动吸收剑气,疼痛也减轻了不少。第四日,淡金色光泽蔓延至全身骨骼,剑骨觉醒的迹象越来越明显。第六日傍晚,林辰运转灵力催动《青云斩月剑》的“月痕”式,剑刃上竟自动缠绕起淡淡的银色剑气——这意味着他的剑骨已初步觉醒,能将体内的剑气融入剑招。
“不错,剑骨觉醒度已达三成,虽不如楚风的五成,但在乙等弟子中已是顶尖水平。”李青云长老特意前来查看,看到林辰剑招中的剑气后,满意地点头,“明日是你在铸剑池的最后一天,大概率会遇到青冥子宗主留下的‘剑痕感悟’,能否抓住机会,就看你的机缘与天赋了。”
第七日清晨,林辰刚进入铸剑池,便感觉到池中央的剑气变得异常活跃,水面上的银色旋涡转速加快,隐约形成一道剑形虚影。他按照李青云长老的提示,将精神力高度集中,试图与剑气沟通。
突然,池底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一块半尺见方的陨铁从泥沙中浮起,陨铁表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剑痕,这些剑痕并非人工雕刻,而是由剑气自然形成。当陨铁浮到林辰面前时,剑痕突然亮起金色光芒,一股庞大的信息流顺着林辰的手掌涌入脑海——正是青冥子当年在铸剑池修炼时,留下的剑招感悟。
“《青云斩月剑》第五层‘月华’,以液态灵力为基,引天地剑气为辅,剑出如月华倾泻,覆盖方圆三丈,可攻可守……”信息流中详细记载了《青云斩月剑》第五层的修炼方法,以及青冥子对“剑与灵”融合的感悟:“剑者,非器也,乃心之延伸;灵者,非力也,乃天地之呼应。剑灵合一,方能窥得剑道真谛。”
林辰沉浸在感悟中,仿佛看到青冥子手持长剑,在铸剑池中演练剑法的场景:他时而挥剑斩向空中的剑气,时而盘膝打坐,与天地灵力共鸣。青冥子的剑法刚柔并济,既有青云宗剑法的凌厉,又有几分灵动,与林辰融合狐族身法后的剑招竟有几分相似。
“原来如此,《青云斩月剑》不仅要追求锐利,还要注重灵动。”林辰恍然大悟,之前他修炼剑招时,过于侧重灵力的爆发,忽略了身法与剑招的配合。青冥子的感悟让他明白,剑招的威力不仅取决于灵力,还与身法、时机、天地灵力的呼应息息相关。
随着感悟的深入,林辰体内的灵力开始自动运转,与池中的剑气形成共鸣。他缓缓站起身,手持长剑(提前带入池中的普通铁剑),按照青冥子的感悟演练《青云斩月剑》。剑招挥动时,池中的剑气自动汇聚到剑刃上,形成一道银色的剑影,剑影越来越长,最终竟达到三丈之巨。
“月华!”林辰一声大喝,长剑横扫,银色剑影如同月华般倾泻而出,击中池边的一块巨石。只听“轰隆”一声,巨石被剑影劈成两半,切口光滑如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