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牛野的目光追随着渐渐被甩在身后的"广福源号"和"胜利号"。这两艘旧船在乘风号面前,就像乌龟遇上了骏马。乘风号的航速优势太过明显,以至于整个船队的行进速度都被它拖快了。
"这船快是快..."牛野迎着海风,声音里带着复杂的情绪,"可一支船队,总不能只靠一艘快船。"
他转身看向身后的伙伴们,突然朗声笑道:"要不,再来一条?"
"哈哈哈哈!"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一阵大笑。
"得!必须再来一条!"
"双舰齐发,谁与争锋!"
"干脆组个乘风船队算了!"
笑声在海风中飘荡,乘风号破浪前行,船头劈开的海水溅起雪白的浪花。这艘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巨舰,不仅带来了速度的震撼,更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的可能。
未时末(下午2点),试航圆满结束。乘风号缓缓驶回黄埔港,船身上还残留着海浪拍打的痕迹,但更多的是胜利的光辉。
"今日测试数据:"赵大汇报道,"最大航速短时间到达13节,平均航速10.5节,全逆风5节,转向灵活度优秀,帆装系统运转良好,水密隔舱表现还算稳定。"
陈老豆拍着牛野的肩膀:"这船,比咱们预想的还要好!"
林老意味深长地说:"不过今日风还不够大,若遇上大风天,速度还能更快。"
牛野望着渐渐远去的造船厂,心中已有了新的蓝图:"回头我再改进一下省力滑轮,再优化一下船型..."
"得了吧!"陈老豆大笑,"你呀,就是闲不住!不过..."他压低声音,"再来一条,确实是个好主意。"
众人再次大笑起来。
当晚,黄埔造船厂张灯结彩,庆祝乘风号试航成功。酒席上,牛野举杯致辞:"今日乘风号初航,不仅验证了我们的设计,愿乘风号乘风破浪,直济沧海!"
陈老豆接话:"没错!咱们这乘风船,比西洋的好!"
林老笑道:"我期待下一条"
厂长也举杯哈哈大笑,“我也等着下一条。”
赵大举起酒碗:"来!为乘风号,为妈祖,干杯!"
众人举杯,海风轻拂,远处,乘风号的轮廓在夕阳下显得格外雄伟。这不仅是一艘船的成功,更是一个中国造船业新时代的开始。
夜里微醺牛野和微醺的众人讨论,这群人此时都有些晕头,牛野只问,“造不造下一条?”
这群海佬,全部吆喝着,“造”,“必须造”,“脱了裤子也要造”
于是,第二天出海时,牛野跟陈老豆他们打过招呼,就独自先回了东澳岛,清点弹线枪的全部库存,发现已经又有了两百二十条。
按照每条船最低配备五十条神射步枪,他能卖一百五十条步枪,于是二话不说再次乘坐三体船,直接去了广州城外,小码头边的那个红旗帮接头商铺。
第二天,商人带着船和7800两白银在码头上等着,这一次连郑一娘都来了,她喜盈盈的站在自家广船的船头上向着三体飞鸟号用力挥手。
此时,已经付出6000,两白银购入乘风号的货物,妈祖军还剩下两左右的白银。
再加上发这段时间得工资,采买木料和铁矿石,又花掉千两,但这段时间买卖龙门吊又赚了一千两,相互抵消。
牛野直接找到第一船厂的老板,拍下五千两白银,喊道:“给老子再造一条两万五千石(约等于1500吨)排水量的乘风号!”
老板已经五十有三,老小子居然高兴的跳了起来,也不怕闪了腰!要知道,整个广州府这么多的造船厂,一年也没有几条千吨级巨舰的订单,现在他连续接到两条,简直运气爆棚啊!
最终,八月底出发前妈祖军的资金回到8000两白银,但是现在他们有满满四船货物,有一个月产百条步枪的工厂,有一个生产自用铁料的小作坊,还有一个在建造的中型铁厂,还有教书识字的老师。
总之,每个船队里的老海佬们,谈话间都能听的出来,他们都觉得往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八月三十日,最后一批枪支补充完毕时,每条海船现在都拥有六十支神射火枪。
这一次出航,妈祖军等于是自己真正组织了一个船队,两条千吨大海船,两条五百吨中型海船,总人数四百零一人,总排水量为3000吨,总货物运力为1500吨。
就武装方面,
广福源号拥有两侧共12门六磅炮,4门移动四磅炮;
胜利号,两侧共拥有28门六磅炮,前后4门可移动六磅炮;
同生共死号,两侧拥有12门12磅炮,前后共4门可移动4磅炮;
而最新的乘风号,甲板上拥有六门可全向移动的六磅炮。
舰队大炮总数为,12磅炮12门,六磅炮共50门,四磅炮8门,大炮总数为70门。
舰队神射火枪,每条船都拥有60把,总数为240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