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5年10月15日,伦敦,首相官邸。
傍晚,壁炉里的火焰在暮色中摇曳
伦敦的天空阴沉沉的,仿佛映照着整个欧洲的疲惫。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坐在扶手椅上,面色苍白却目光锐利,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对面,海军大臣梅尔维尔子爵站立着,手里捧着一叠文件——最新的财政报告、海军军力评估,以及一份刚刚签署的欧洲停战协议。
乔治三世低沉而疲惫:
“梅尔维尔,我们撑不住了。”
梅尔维尔点头,语气沉重:“
“是的,陛下。我们的国债已经超过8亿英镑,海军的军费几乎耗尽了国库。东印度公司已经破产,殖民地的叛乱……”
乔治三世打断他:
“欧洲呢?法国、普鲁士、西班牙、俄罗斯……他们都怎么样了?”
梅尔维尔叹气:
“法国虽然占据奥地利,但他们的军队也疲惫不堪,拿破仑……他仍在巴黎,但暂时无力扩张。普鲁士几乎耗尽了兵力,西班牙还在内战,俄罗斯陷入内乱。整个欧洲都精疲力竭。”
乔治三世缓缓点头:
“所以,他们同意停战了?”
梅尔维尔再次点头:
“是的,陛下。10月9日,我们与法国、西班牙、普鲁士签订了停战协议。法国同意恢复奥地利国王的位置,但可以继续驻军。西班牙承诺不再干涉法国事务,普鲁士则获得部分莱茵兰地区的补偿。”
乔治三世沉默片刻:
“欧洲暂时和平了……但我们的敌人是谁?”
梅尔维尔谨慎地问道:
“陛下,目前没有直接的敌人。但……法国的威胁并未消失,拿破仑仍然在巴黎。”
乔治三世目光锐利:
“不,梅尔维尔,我们的真正威胁……不在欧洲。”
梅尔维尔微微一怔!
乔治三世猛地站起身,语气坚定的说道:
“印度!”
梅尔维尔皱眉:
“陛下?”
乔治三世走到窗前,望着灰蒙蒙的伦敦:
“失去印度,英国将不再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可以不在,但印度必须在,这一次英国会直辖印度,如果让法国或者……甚至荷兰人趁机插手,我们就会失去整个东方。”
梅尔维尔点头说道:
“陛下英明。海军部确实收到情报,法国和荷兰的商船最近在印度洋活动频繁。”
乔治三世转身,语气坚决:
“我们必须夺回主动权。 停战协议给了我们喘息的机会,但喘息不是躺下休息,喘息是让英国全面装备,夺回印度。”
梅尔维尔明白过来:
“您的意思是……远征印度?”
乔治三世点头:
“11月,海军必须整备完毕,开始远征。 我们要确保孟买、马德拉斯和加尔各答的安全,必要时……重新控制整个印度洋航线。”
梅尔维尔沉思片刻:
“陛下,海军的舰船状况……”
乔治三世挥手打断他:
“我知道,我们的舰队也需要整备。但印度比欧洲更重要。 没有印度,我们就失去了帝国的根基。”
梅尔维尔深深鞠躬:
“遵命,陛下。海军部将在一个月内完成整备,11月准时出发。”
乔治三世目光坚定的望向远方:
“记住,梅尔维尔,如果失去印度,英国将不再是英国。”
壁炉的火焰微微摇曳,映照出国王坚毅的面容。窗外,伦敦的雾气依旧浓厚,但在这间办公室里,一个新的决策已经诞生远征印度,夺回大不列颠的未来。
1815年10月25日,巴黎,杜乐丽宫书房。
傍晚,窗外巴黎的秋雨淅沥,烛火摇曳。
拿破仑·波拿巴背着手站在巨大的欧洲地图前,指尖轻轻划过印度支那半岛的位置。他的海军元帅德尼·德克雷,这位曾在大革命和帝国时期掌管法国海军的老将,正站在一旁,眉头紧锁地翻阅着一份厚重的殖民报告。
拿破仑突然开口,语气低沉而锐利:“德克雷,你知道问题所在。”
德克雷抬起头:“陛下,您是指……我们的海外领地?”
拿破仑冷笑一声:“英国人控制了北美洲北部,加勒比海,曾经拥有印度……而我们?”他猛地一拳砸在地图上的“交趾”今越南南部位置,“我们只有几个破烂的加勒比小岛和几艘勉强航行的商船!”
德克雷点头:“陛下,我们的海外贸易收入……连英国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拿破仑大步走向窗边,望着巴黎阴沉的天空:“而远东的利润……是非洲的十倍! 英国一定会夺回印度,英国从印度运回的茶叶、丝绸、鸦片,让他们富得流油。荷兰人同样不会放弃巴达维亚,他们在爪哇种咖啡、香料,赚得盆满钵满。可我们呢?我们在远东没有任何税金收入,连一滴油水都捞不到!”
德克雷谨慎地说道:“陛下,如果英国海军回归印度……我们直接挑战他们,风险太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