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的严寒与生存压力依旧如影随形,但在绝对私密的【幸福小屋】内,希望的种子却在不分四季地茁壮成长。这一日,当廖奎和谢薇如同往常一样进入空间,准备例行照料【沃土田园】时,映入眼帘的景象让两人同时怔住,随即涌上巨大的喜悦。
那片被他们开垦出来,用于试种耐寒土豆和萝卜的田垄上,此刻已是另一番天地。
土豆的植株叶片肥厚深绿,虽然到了枯萎的时候,但拨开根部松软湿润、仿佛蕴含着无限生机的黑土,立刻就能看到一窝窝紧紧簇拥在一起的、硕大饱满的土豆!它们表皮光滑,呈现出健康的淡黄色,个头均匀,几乎找不出一个残次品。随手挖起一株,下面挂着的土豆足有七八个,沉甸甸地坠手。
旁边的萝卜更是长势惊人。翠绿的缨子挺拔精神,拔出萝卜,根茎粗壮匀称,表皮是鲜亮的红色或莹润的白色,水灵灵的模样与外界那些在冻土里艰难生长、又小又柴的萝卜形成了天壤之别。轻轻一掰,清脆作响,汁水仿佛都要溢出来。
“天啊……这……这也长得太好了!”谢薇蹲在田边,用手轻轻抚摸着那些饱满的土豆,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喜。她虽然知道空间土地不凡,有生长加速的效果,但亲眼看到如此丰硕、品质极佳的收成,还是超出了她的预期。
廖奎也蹲下身,仔细查看了一番,眼中精光闪烁:“产量很高,品质更是没得说。比我们在红星公社和李逍遥换来的那些所谓良种,强了不止一筹。”
他们粗略估算了一下,这一小片试验田的产出,土豆至少有两百多斤,萝卜也有一百多斤。而且,【沃土田园】的特性意味着它们可以继续轮作,几乎能实现不间断的稳定供应!
丰收的喜悦过后,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立刻摆在了两人面前:如何将这些超出外界认知的高品质产出,合理地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直接拿出来是绝对不行的。如此品相的蔬菜,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北大荒,无异于黑夜中的明灯,瞬间就会引起怀疑。
“必须想办法让它们‘合法’出现。”廖奎沉吟道,目光扫过空间角落里那些堆积的、同样需要见光的物资,“看来,我们平时得多去几趟供销社了。”
谢薇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他们需要增加去供销社的频率,每次都用省城带来的现金购买一些市面上常见的、品质普通的蔬菜或粮食。然后,在无人察觉的情况下,用空间出产的优质品替换掉一部分。这样,他们实际消耗的是空间物资,但对外展示的,却是从供销社“买来”的东西。这是一种缓慢而隐蔽的“洗白”过程。
“这是个办法。”谢薇点头,但随即秀眉微蹙,提出了另一个难题,“可是……奎哥,我们现金虽然还有不少,但各种票券……特别是副食票、粮票,剩下的不多了。”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在这个计划经济年代,光有钱没有票,在正规渠道几乎寸步难行。他们之前从省城带来的票据,在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基本生活,已然消耗大半。频繁前往供销社,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票券支撑,否则根本无法解释物资来源。
两人看着眼前这堆象征着富足与希望的土豆萝卜,又想到那捉襟见肘的票券,一时间竟有种守着金山却无法花的苦恼。
“票的问题,得想办法解决。”廖奎沉声道,“或许……可以通过其他渠道。”他想到的是刘炮那样的老住户,或者像马桂花丈夫那样的机耕队职工,他们或许有办法弄到一些计划外的物资或者票据,但这就需要他用东西去交换,比如空间里那些暂时用不上的、或者可以少量拿出去的硬通货,比如……酒。
“实在不行,就用茅台或者粮食,私下里跟可靠的人换点票。”廖奎做出了决定,“但必须万分小心,不能引起任何注意。”
这无疑又是一步险棋。私下交易在这个年代是明令禁止的,一旦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嗯,一定要找绝对信得过的人,而且不能频繁。”谢薇也表示同意,眼神中带着谨慎。
丰收带来了喜悦,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他们不仅要小心隐藏空间的秘密,还要绞尽脑汁为空间的产出寻找合理的“身份证”。这需要精密的筹划、绝对的耐心和对人性的准确判断。
当晚,两人在【幸福小屋】享用了第一顿完全由空间出产的晚餐——清水煮的、软糯香甜的土豆,以及凉拌的、清脆爽口的萝卜丝。简单的烹饪,却带来了久违的、源自食物本身的满足感。
一边品尝着这来之不易的丰收果实,他们一边低声商讨着下一步的计划:如何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对象进行少量票据兑换,如何控制“洗白”物资的频率和数量,如何将更多的空间资源,安全地转化为现实中支撑他们走下去、并最终营救父母的力量。
前路依旧布满荆棘,但【沃土田园】的丰收,如同一个明确的信号,告诉他们,只要善用这方天地,他们就有能力在这片苦寒之地,更好地生存下去,并积蓄起改变命运的可能。手中的碗筷,似乎也因这份希望而变得沉甸甸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