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率领的二十名白波精锐,如同泥牛入海,潜入夏口方向后便再无消息传回。这种等待,最是煎熬。
直到第三日黄昏,血色残阳即将沉入山脊之时,一骑快马才疯也似的冲入谷中,马上骑士正是郭大麾下的一名头目,他浑身尘土,嘴唇干裂出血,见到林凡,几乎是滚鞍落马,嘶声道:“军……军师!郭大哥……郭大哥他……”
林凡心中一紧,厉声道:“郭壮士怎么了?!”
那头目喘着粗气,脸上带着惊魂未定的神色:“我们……我们按照军师吩咐,在夏口城外暗中查探。前两日一无所获。直到昨日夜间,我们在城西三十里外的一处废弃驿站附近,发现了……发现了车辙印记和一些散落的干粮,与那日伏击宜城兵马的溃兵描述的有些相似!”
“我们顺着痕迹追踪,进入了一片密林。谁知……谁知林中竟有埋伏!对方人数不多,但身手极高,而且……而且其中一人,手臂上赫然有着与那黑镖上一模一样的鬼爪刺青!”头目声音带着恐惧,“郭大哥当机立断,命我等分散撤退,他亲自带几人断后……我们……我们拼死杀出,郭大哥他们……至今未归!”
鬼爪刺青!果然是他们!郭大生死未卜!
林凡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对方不仅手段狠辣,而且反侦察能力极强,竟然提前设下了埋伏!郭大凶多吉少!
“军师!是否立刻派人接应郭壮士?”徐凡急道。
林凡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缓缓摇头,声音沙哑:“来不及了……对方既然设伏,必有后手。此刻再去,无异于自投罗网。”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痛惜与怒火,“将弟兄们带回的消息,立刻整理出来,尤其是关于那鬼爪刺青和废弃驿站的细节!”
就在谷内因郭大失踪而笼罩在一片悲愤与凝重之中时,谷外哨卡再次传来讯息——新野方面,诸葛亮派出的信使到了!
这一次来的,并非糜竺,而是一名身着普通士卒衣甲、却气度沉凝的年轻人。他带来的,是诸葛亮的亲笔密信。
林凡立刻拆阅。信中,诸葛亮首先对黄祖遇刺表示震惊与哀悼,并告知刘备已亲自出面安抚黄祖旧部,局势暂时稳住,但隐患犹存。随后,他笔锋一转,提到了那枚黑镖:
“……亮见军师所绘镖图,心中骇然。此物形制,亮亦未曾亲见,然曾于古籍残卷中偶见记载,疑与汉末一支活跃于司隶、名为‘鬼影’之神秘组织有关。此组织行事诡秘,素来认钱不认人,专行刺探、暗杀之事,其成员皆以鬼怪之名为代号,踪迹难寻。若真是彼辈现身荆襄,则局势之诡谲,远超你我所料……”
鬼影组织!古籍记载!林凡的心跳再次加速。诸葛亮的博闻强识,为他确认了这枚黑镖的来历,却也指向了一个更加令人不安的事实——这个神秘的刺客组织,历史悠久,背景深厚!
然而,诸葛亮在信的最后,却写了一段看似无关紧要、却又意味深长的话:
“……另,近闻江东孙权,因其母吴国太病笃,已暂停一切军事行动,返回吴郡侍疾。然其麾下都督周瑜,近日却频频巡视柴桑水寨,操练水军,似有异动。江东之动向,亦不可不察……”
江东?周瑜?林凡的目光死死盯在这段话上。诸葛亮绝不会无故提及江东!在这个荆襄乱成一锅粥的时刻,周瑜加紧操练水军,意欲何为?是防备曹操南下?还是……另有所图?
郭大失踪,生死不明;“鬼影”组织浮出水面,神秘而危险;江东周瑜异动,意图难测……无数的线索、危机与谜团,如同乱麻般交织在一起,将林凡紧紧缠绕。
他握着诸葛亮的密信,走到那幅简陋的荆襄地图前,目光从宛城移到襄阳,从夏口移到柴桑,再从鹿门山移到那片代表未知的、广袤的南部山林。
所有的迹象都表明,一场远比正面战场厮杀更为凶险、更为复杂的暗战,已经悄然拉开帷幕。他和他这支残军,已然身处旋涡中心。
沉默良久,林凡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光芒。他不能再被动等待,困守在这鹿门山中了!必须主动出击,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僵局!
“徐凡!”他沉声喝道。
“末将在!”
“立刻点齐五百精锐,备足五日干粮!你亲自带队!”
“军师,我们……要去何处?”徐凡凛然问道。
林凡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襄阳与夏口之间,那片位于汉水之南、荆山余脉深处的、标记着“荆山故道”的区域,声音冰冷而坚定:
“我们去这里!既然有人想把水搅浑,那我们就去……会一会这浑水里的‘鬼’!”
喜欢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