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黄昏时分,郿坞内堡一改往日的肃杀,张灯结彩,丝竹管弦之声悠扬悦耳。一场专为林凡举办的庆功宴,在吕布的极力主张下盛大召开。相较于前次接风宴的试探与压迫,此次宴会的氛围显得热烈而隆重,几乎吕布麾下所有有头有脸的文臣武将尽数到场,显示出吕布对林凡此番“献技”成功的高度重视,亦是一种昭告全军的姿态——他吕布,又得一大才!
林凡沐浴更衣,换上了一身吕布派人送来的崭新青色儒袍,虽仍显消瘦,但精神已然恢复不少,眼神清澈,步履沉稳。他在一名内侍的引导下,再次步入那座灯火辉煌的大殿。殿内觥筹交错,人声鼎沸,与上次相比,多了许多陌生的面孔,目光各异,有好奇,有审视,有钦佩,亦不乏隐晦的嫉妒与怀疑。
吕布高踞主位,今日他未着戎装,换了一身绣着猛虎下山的锦袍,更添几分霸气和志得意满。见林凡入内,他竟主动举起金杯,朗声笑道:“来!诸位,共敬我郿坞新晋的‘匠作大监’——林先生!贺先生献奇术,壮我军威!”
“敬林先生!”殿内众人无论真心假意,皆齐声附和,举杯共饮。声浪几乎要掀翻殿顶。
林凡坦然受之,举杯回敬:“林凡愧不敢当,全赖温侯信重,诸位同僚支持。”他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将众人的反应一一看在眼里。张辽坐于武将前列,举杯示意,神色沉稳;高顺依旧在吕布侧后方阴影中,仿佛与喧嚣隔绝,只是目光偶尔掠过林凡时,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深意。文臣一侧,以陈宫为首,几人捻须微笑,眼神中却带着文人特有的审视与算计。
酒过三巡,气氛愈加热烈。吕布兴致极高,不断询问“林凡钢”后续量产、装备部队的细节,林凡皆一一从容作答,提出的规划井井有条,既考虑了效率,也兼顾了质量和保密,听得吕布连连点头,眼中赞赏之色愈浓。
“先生不仅精通奇技,于实务亦如此老练,真乃全才!”吕布抚掌赞叹,随即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如今我军得此利器,如虎添翼。依先生之见,下一步,当剑指何方?是趁李傕、郭汜二贼惊魂未定,回师再取长安?还是东向与曹操争锋?”
这个问题抛出,殿内瞬间安静了不少,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林凡。这才是今晚宴会的核心之一,吕布不仅要林凡的技术,更要试探他的战略眼光和立场。
林凡心中早有准备。他放下酒杯,略作沉吟,缓缓道:“温侯,利器初成,尚需时日装备全军,操练纯熟,方能发挥最大效力。此时贸然兴兵,恐非上策。”
他见吕布眉头微蹙,继续道:“长安经此大变,李傕、郭汜虽败,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兼有西凉诸将盘踞,根基犹在。且其背后,恐仍有魔物阴影未除,急切难下。”他点到即止,未深言魔物之事,但吕布闻言,眼神微动,显然想起了董卓的异状和长安的诡异。
“至于曹操……”林凡语气转为凝重,“此人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挟天子以令诸侯,已据兖豫,根基渐稳,兵精粮足,谋臣如雨,猛将如云,实乃天下枭雄,绝非李、郭之辈可比。我军新得利器,士气正旺,然与之争锋,仍需谨慎,当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静待天时。”
他这番话,引用了部分后世总结的策略,既分析了敌我形势,指出了潜在风险,又提出了稳妥发展的方略,并未明确支持立刻攻打某一方,显得老成持重。
吕布听完,沉默片刻,未置可否,只是哈哈一笑:“先生老成谋国,言之有理!来,喝酒!”他虽未采纳,但也未驳斥,算是暂时接受了林凡的谨慎观点。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乐见林凡如此受重视。文臣席中,一位面色略显苍白、眼神阴鸷的文士,乃是吕布麾下重要谋士陈宫。他见吕布对林凡之言颇为认同,心中不免生出几分警惕与不快,轻咳一声,开口道:“林先生高见,宫佩服。不过,先生提及‘魔物阴影’,不知先生对此了解多少?昔日董卓麾下,确有妖异之力,先生既能识破,不知可有克制之法?”
这个问题极为刁钻,既试探林凡对魔物的认知深度,又隐隐将应对魔物的责任推到他身上,若他答不上来或应对不当,之前营造的“高人”形象便会大打折扣。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林凡,连吕布也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魔物的威胁,始终是他心头的一根刺。
林凡心知这是陈宫的考较与发难,他神色不变,平静答道:“陈先生问及要害。魔物之力,阴邪诡异,侵蚀心智,腐化血肉,确非寻常刀兵可敌。林凡于古籍中偶有所得,知其畏惧至阳至刚、蕴含浩然正气之力。如日光、雷霆、烈火,乃至……人心正气,军旅煞气,皆可对其造成克制。”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将领,最后落回陈宫身上:“至于具体克制之法,林凡所知亦属有限,多为止损防御之道。譬如,以特定符文铭刻于甲胄兵器,或可一定程度上抵御低阶魔气侵蚀;军营之中,保持士气高昂,军阵严整,煞气凝聚,亦能使魔物忌惮,不敢轻易靠近。然若要根除,恐需寻其源头,破其根本,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人之力可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