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五年的暮春,当最后一丝寒意被汉江的暖风吹散时,两则足以震动天下的消息,如同约好了一般,几乎同时传入了襄阳城。
第一则消息来自潼关。信使是苏厉亲自派回的“暗羽”精锐,满面风尘却难掩兴奋。他带来的战报详细叙述了潼关之战的惊天逆转:
在林凡的紧急警告和西凉内部以庞德为首的稳健派劝说下,年轻气盛、一心要为父雪耻的马超,最终强压下了出关与曹操决战的冲动,采纳了“凭坚城,用劲弩,耗其锐气”的策略。西凉军凭借潼关天险,以及林凡援助的数千张射程远、威力大的劲弩和充足的箭矢,给予了仰攻的曹军巨大的杀伤。曹操大军顿兵关下近月,死伤惨重,粮草转运日益艰难,士气日渐低落。
更关键的是,曹操试图复制历史上离间马超、韩遂的计策,故意在两军阵前与韩遂叙旧言欢,又送去涂改过的书信。然而,由于苏厉提前将曹操可能使用的诡计告知了马腾、韩遂,此计被西凉方面轻易识破。马超虽对韩遂仍有疑心,但在大局面前保持了克制,反而将计就计,佯装中计,诱使曹军一部轻敌冒进,在关前设伏,再次重创曹军。
恰在此时,林凡命人散播的“孙权、刘备欲袭许昌”的流言,以及荆北军在南阳边境的频繁异动,终于起到了效果。曹操担心后方生变,又见潼关急切难下,军中疫病(林凡早期“帮助”蔓延的疫病开始显现后果)也开始抬头,最终不得不咬牙下令,烧毁部分辎重,引军徐徐退去。
潼关之围遂解!马超、韩遂虽未取得歼灭性胜利,但成功击退了不可一世的曹操,保住了西凉基业,声威大震!此战,林凡提供的军械与情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第二则消息则来自江陵方向。周瑜在经过长达数月的惨烈围攻,付出了巨大代价后,终于趁曹仁粮尽粮绝、士卒疲惫至极之际,由大将甘宁率死士率先登城,打开缺口,一举攻克了这座荆州重镇!守将曹仁在亲兵的死战保护下,仅率数百残骑突围北走。标志着曹操势力被彻底逐出了南郡核心区域。
消息传来,襄阳郡守府内,先是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难以抑制的欢呼!尤其是来自西凉的捷报,让周卓、邓义等将领兴奋不已,仿佛是自己打了胜仗。
“好!太好了!”周卓用力捶打着胸膛,声若洪钟,“马超那小子,果然没给咱西凉丢脸!军师,您那劲弩和提醒,真是太关键了!”
徐文也抚掌笑道:“潼关解围,曹操经此一挫,短期内再无能力组织大规模南征!我军又赢得至少一年,甚至更长的宝贵时间!”
连一向沉静的刘擎,脸上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看向林凡的目光充满了赞赏与依赖。
然而,与众人几乎纯粹的喜悦不同,林凡在初时的振奋之后,眉头却微微蹙起,目光落在了那封关于江陵陷落的简报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庞统注意到了林凡的神色,凑近低声道:“军师,可是在忧心周瑜?”
林凡缓缓点头,沉声道:“潼关之胜,固然可喜,然曹操主力未损,只是暂时退却,其恨我入骨,他日必来。而江陵之失……周瑜得了江陵,便等于在荆州腹地打下了一颗最坚硬的钉子。其水军可直溯汉水,威胁我襄阳侧翼。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周公瑾下一步,会如何走?”
林凡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仅仅数日之后,来自各方的情报便验证了他的判断。
首先是从西凉苏厉处传来的后续消息。潼关解围后,西凉联军内部的气氛却变得微妙起来。马超因在此战中展现出惊人的勇武和(相对)的克制,声望如日中天,隐隐有超越其父马腾之势。而韩遂部在此战中损失不小,对马超的忌惮与日俱增。虽然碍于曹操这个大敌当前,以及林凡这个共同盟友的面子,双方尚未公开分裂,但裂痕已然产生。苏厉在信中隐晦地提到,马超对林凡的及时援助和关键情报表示了诚挚感谢,甚至有意派遣使者,携带重礼前来襄阳正式结盟,但其年轻气盛、渴望建立不世功业的勃勃野心,也透过字里行间流露出来。
“一头受伤但未被驯服的猛虎,或许比一头健康的猛虎,更加危险。”林凡看着苏厉的信,对庞统和徐文叹道。与西凉的关系,需要更加精心的维系和引导。
紧接着,关于江东的详细战报也由“暗羽”拼凑完整。周瑜攻克江陵后,并未停下脚步,他以雷霆之势,迅速派兵接管了南郡南部尚在摇摆的几座城池,兵锋一度逼近荆南刘备控制的区域,引得刘备方面紧张不已,频频向襄阳派出使者探听消息。同时,周瑜开始大肆修缮江陵城防,并将其水军主力舰队前移至江陵一带,虎视眈眈地望向西面的……荆北!
这一日,荆南的使者再次抵达襄阳,来的依旧是能言善辩的伊籍,但此次他的神色明显凝重了许多。
郡守府书房内,伊籍开门见山:“林军师,庞先生。周瑜夺取江陵,其势大涨。近日,其麾下哨船已多次出现在我荆南水域,其意难测。我主皇叔与诸葛军师忧心忡忡,特遣籍前来,请问军师,对此局势,有何高见?孙刘林三方盟约,如今该当如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