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巧思联赵女,危城谋转机
符太后的目光仍落在城外的练兵场上,甲胄碰撞的脆响与士兵们的呼喝声顺着春风飘来,方才因军报而起的沉郁,已被这股蓬勃的士气冲淡了几分。她指尖的柳枝嫩芽早已被捏得发皱,此刻随手掷在城砖上,看着那抹新绿在风中打了个旋,才缓缓开口:“周毅做事素来稳妥,三道壕沟明日便能挖妥,只是孟州那边……”
话音未落,身后便传来轻轻的脚步声,延寿捧着一盏热茶上前,杯沿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她脸上的划伤:“娘娘,先喝口热茶暖暖身子吧。王将军是您一手提拔的人,孟州城防也加固过三次,定能撑过十日。”
符太后接过茶盏,温热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口,她低头看着杯中晃动的茶梗,忽然想起延寿方才说的“还有用得到你的地方”,便抬眼问道:“你一路从汴梁赶来,路上可曾见着石守信的军队?他们行军速度如何?”
“奴婢是绕着孟州过来的,没直接撞见,”延寿垂手站在一旁,声音比先前稳了些,“但在洛阳城外瞧见了他们的粮草队,足足有二十多辆马车,看样子是打算打持久战。”
“持久战……”符太后冷笑一声,将茶盏递还给青禾,“赵匡胤是算准了我粮草不足,想耗死我们。”她转身重新看向城外,暮色已浓,远处的山峦渐渐融成一片墨色,只有城楼下的火把还亮着,照得士兵们的脸忽明忽暗。
就在这时,延寿忽然上前一步,声音里带着几分犹豫,却又透着坚定:“娘娘,奴婢有个想法,或许能解眼下的困局。”
符太后回头看她,见她眼神亮得惊人,不似方才那般怯懦,便点头道:“你说。”
“我们可以尝试联系赵玉燕和赵玉娥两位姑娘!”延寿的声音微微提高,怕符太后没听清,又补了一句,“就是赵匡胤的两个女儿。”
“赵匡胤的女儿?”符太后皱起眉,眼中满是疑惑,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城砖上的纹路,“她们两个不过是深宫里的闺阁女子,能帮上什么忙?况且她们是赵匡胤的亲女,怎会反过来助我们?”
“娘娘,您先别急,听奴婢把话说完。”延寿连忙解释,语速也快了几分,“您还记得我们还在汴梁的时候吗?就是奴婢还没南下到后周地盘看麦穗的那一段时间——那会儿奴婢刚跟宗训殿下定下十年之约,之后没多久,殿下就按着您的命令,把赵玉燕、赵玉娥两位姑娘请进了宫里。”
符太后的眉头皱得更紧,努力回忆着那段往事。彼时她刚扶训儿登基,朝堂局势不稳,赵匡胤还在京中任职,她确实让训儿多与朝中大臣的子女走动,以稳固关系,可关于训儿与赵家姐妹的事,她却没太多印象:“你说的是真的?训儿与她们定下了婚约?”
“是真的!”延寿见符太后有了兴趣,连忙点头,语气也更笃定,“那会儿奴婢因要准备南下的事,没亲自去宫里,是宫里的小厨房张嬷嬷偷偷告诉我的。她说两位赵姑娘进宫那天,殿下特意让人在御花园摆了宴,还亲手给两位姑娘递了玉佩——按咱们后周的规矩,男子给女子递玉佩,便是有婚约之意。张嬷嬷还说,赵玉燕姑娘当时还红了脸,把玉佩收下了,赵玉娥姑娘虽没接,却也没拒绝殿下递过去的点心。”
符太后沉默了,指尖轻轻敲击着城砖,心中飞快地盘算着。赵匡胤的女儿……若是训儿真与她们有婚约,那这便是一张极好的牌。可赵家姐妹毕竟是赵匡胤的亲女,她们会愿意帮着自己,对抗她们的父亲吗?
“娘娘,”延寿见符太后不语,又上前一步,声音压得更低,“奴婢在汴梁打探消息时,还听说了一件事。赵玉燕姑娘自去年殿下被赵匡胤软禁在德寿宫后,就一直闷闷不乐,好几次想进宫见殿下,都被赵匡胤拦了回去。有一次她还跟赵匡胤吵了起来,说‘殿下待我极好,你为何要如此对他’,听说赵匡胤当时还发了火,把她关在房里禁足了三天。”
“哦?竟有此事?”符太后的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原本沉下去的心又提了起来,“那赵玉娥姑娘呢?她是什么态度?”
“赵玉娥姑娘性子比赵玉燕姑娘冷些,”延寿回忆着张嬷嬷说的话,“但奴婢也听说,她私下里找过李忠全,问殿下在德寿宫过得好不好,还塞给李忠全一块银子,让他多照拂殿下。李忠全虽没收银子,却也说了句‘殿下在里面吃得好、住得好,姑娘放心’。”
符太后的嘴角终于有了一丝笑意,她转过身,看着延寿,眼中的疑惑早已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几分赞许:“你倒是有心,连这些事都打听清楚了。”
“奴婢也是想着,多知道些关于殿下的事,总能派上用场。”延寿低下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娘娘,您想啊,两位赵姑娘既然对殿下心存好感,又不满赵匡胤软禁殿下,若是我们能联系上她们,让她们在赵匡胤面前替殿下说几句话,或许能让赵匡胤放松对殿下的看管,甚至……甚至能让他撤掉一部分攻打潼关的兵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