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朝廷批准她组建女辅营,消息传开,质疑声铺天盖地。有人说女子不堪大用,有人说她异想天开,甚至有将领直接上书反对。可她偏要争这口气,亲自到各州府招兵,选拔出一百八十名身世坎坷却意志坚定的女子,带回军营开始集训。
整合战斗序列的那段日子,是她最煎熬也最难忘的时光。姐妹们大多没有武艺基础,连握剑的姿势都要手把手教;有人吃不了苦偷偷抹泪,有人因为想家深夜啜泣,还有人因为战术配合失误发生争执。她既是统领,又是姐姐,白天带着大家摸爬滚打,练习队列、刺杀、布阵,晚上还要挨个营房谈心,化解矛盾、鼓舞士气。
记得有一次,练习阵法时,两个姐妹因为站位问题吵了起来,甚至动了手。林阿夏没有斥责她们,而是把所有人召集到一起,拔出剑在空地上画出阵型图,耐心讲解:“我们是一支队伍,不是各自为战的散兵。战场之上,一步之差可能就是生死之别,只有彼此信任、默契配合,才能活下去,才能打胜仗!”她顿了顿,又道:“我们都是苦命人,入营便是姐妹,往后要相互扶持,而不是相互拆台。”那一夜,她陪着姐妹们坐了很久,听她们诉说各自的遭遇,也让这支松散的队伍第一次有了“拧成一股绳”的凝聚力。
女辅营组建不久,就接到了第一个重要任务——前往汴梁城郊,搜捕一伙流窜的盗匪。这伙盗匪凶悍狡诈,多次劫掠过往商队和附近村落,官府围剿数次都无功而返。出发前,不少人都为她们捏了把汗,甚至有人等着看她们的笑话。
抵达汴梁城郊后,林阿夏没有贸然行动。她先派人打探盗匪的据点和行踪,发现这伙人盘踞在一处废弃的驿站,周围地势复杂,易守难攻。她当即制定战术,将队伍分成三队:一队伪装成过往商队,诱敌出击;一队埋伏在驿站两侧的树林里,负责截断退路;她则亲自率领主力,趁乱攻入驿站。
战斗打响时,天刚蒙蒙亮。伪装商队的姐妹们成功吸引了盗匪的注意,当盗匪们一窝蜂地冲出来抢夺财物时,两侧树林里的伏兵瞬间杀出,箭矢如雨。林阿夏率领主力趁机猛攻驿站,姐妹们虽然是第一次上战场,却个个奋勇争先,手中的刀剑毫不留情。她挥舞长剑冲在最前面,斩杀了盗匪头目,其余盗匪见首领被杀,顿时溃不成军,要么投降,要么逃窜。
这场战斗,女辅营大获全胜,不仅缴获了大量财物,还解救了被掳走的百姓。消息传回汴梁,朝野震动,再也没有人敢轻视这支全部由女子组成的队伍。百姓们更是对她们赞不绝口,称她们为“女中豪杰”。也是从那时起,女辅营在军中站稳了脚跟,成为后周军队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这次平定江南的战役中,女辅营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她们不仅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还在战后积极参与百姓的安置工作,安抚民心,发放粮食,赢得了江南百姓的广泛赞誉。
想到这里,林阿夏的心中涌起一股自豪感。这些年,她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可如今,面对是否要成为皇后的选择,她却陷入了迷茫。
她起身走到铜镜前,点燃了旁边的蜡烛。铜镜里映照出她的身影,藏青色的劲装依旧挺拔,脸上没有施粉黛,眉宇间带着几分英气,也带着几分疲惫。她伸出手,轻轻抚摸着镜中的自己,喃喃道:“林阿夏,你真的能成为第二个妇好吗?”
镜中的人影没有回答,只有烛光在她的脸上跳跃。她知道,成为皇后,不仅仅是一个身份的转变,更是一种责任的担当。她不仅要面对朝中大臣的质疑和反对,还要学会在深宫之中生存,学会处理复杂的宫廷关系。更重要的是,她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能像妇好一样,在兼顾皇后职责的同时,还能保持自己的初心,继续为后周的安定与繁荣贡献力量。
可如果拒绝,她又该如何面对柴宗训的一片心意?那个少年天子,虽然年纪尚小,却对她一片赤诚。而且,拒绝皇帝的心意,无疑是抗旨不遵,不仅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还可能连累女辅营的姐妹们,甚至影响到后周的稳定。
一时间,无数的念头在林阿夏的脑海中交织,让她难以抉择。她感到一阵疲惫,靠在身后的墙壁上,闭上了眼睛。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她的身上,给她披上了一层银色的轻纱。远处传来几声犬吠,更显得夜色深沉。林阿夏知道,她不能再这样迷茫下去了,她必须尽快做出决定。
她睁开眼睛,眼神中渐渐多了几分坚定。不管未来的路有多难走,她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初心,不会忘记自己是后周的将士,不会忘记女辅营的姐妹们,更不会忘记江南百姓对她的期望。
如果真的要成为皇后,她就要努力成为像妇好那样的人,既要母仪天下,辅佐君王治理好国家,也要保住自己的兵权,继续为后周的疆土开拓贡献力量。她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女子不仅能在战场上杀敌,也能在朝堂之上发光发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