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霍斯学府的晨光带着草木与书卷交融的气息,透过现代化的玻璃幕墙,洒在铺着浅灰色地砖的教学楼主厅。萧院长带着叶天、小婉和小雨办完入职手续,胸前挂着“客座讲师”与“科研助手”的证件,行走在人潮涌动的走廊里。两侧的电子屏滚动着课程表与学术讲座通知,穿着校服或休闲装的学子们步履匆匆,偶尔传来讨论实验数据、论文选题或是社团活动的声音,一派浓厚的现代学术氛围,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淡淡的咖啡香与纸张的油墨味。
按照事先安排,叶天以“超自然现象研究”这门选修课的讲师身份入驻,这门课本就是为了贴合他们的调查需求而设立,既能合理接触各类相关资料,又能自然融入学府环境。小婉和小雨则作为他的科研助手,负责课程辅助、实验器材整理与暗中调查,两人的身份完全符合学府的学术交流规范,不会引起任何怀疑。他们的办公室位于教学楼主楼西侧的三层,窗外正对着学府的中心草坪,翠绿的草坪上点缀着几组白色的休闲桌椅,几名学子正围坐在一起低声讨论,偶尔传来爽朗的笑声,画面平和而惬意。
“叶老师,这是您的课程表和学生名单,第一节课在下午两点,阶梯教室302。”行政老师将一份打印好的资料递过来,笑着补充道,“您这门课虽然是选修课,但报名的学生不少,还有几个特别好学的,经常会追着老师问问题,研究态度特别认真呢。”
叶天接过资料,指尖摩挲着纸质光滑的课程表,点头致谢。小婉和小雨则忙着整理办公室,将微型检测仪器、加密电脑、伪装成普通U盘的存储设备等小心翼翼地摆放在书桌角落,用几本专业书籍遮挡住,乍一看与普通的科研器材别无二致。浅灰色超薄丝袜衬得小婉的动作愈发利落,她将文件分类归档,还特意在桌面摆上了几盆多肉植物,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透明丝袜包裹的小雨则专注地调试着电脑里的监控分析软件,将学府的电子地图导入系统,标记出重点排查区域,两人配合默契,很快便将办公室收拾得井井有条,既符合科研助手的身份,又为后续调查做好了铺垫。
午后的阳光愈发和煦,透过阶梯教室302的落地窗,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光斑。教室里渐渐坐满了学生,年轻的脸庞上满是对未知领域的好奇,有人提前打印好了相关资料,有人拿着笔记本随时准备记录,还有人低声交流着对“超自然现象”的猜想。叶天站在讲台上,调试着多媒体设备,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过台下的学子。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有生物工程、环境科学,也有历史学、社会学,背景各异,眼神却大多清澈纯粹,似乎与黑教廷的阴诡毫无关联,但叶天深知,黑教廷的眼线可能就隐藏在任何角落,或许是某个看似普通的学生,或许是学校的教职工,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
两点整,课程正式开始。叶天从基础的超自然现象分类讲起,结合几个经过脱敏处理的古今案例——从古代文献中记载的“神秘发光体”,到现代都市流传的“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再到某些无法用科学完全解释的自然奇观,条理清晰地剖析着现象背后可能的逻辑与成因。他的声音沉稳有力,配上精心准备的PPT课件,里面既有清晰的图片、数据图表,还有相关的视频片段,很快便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小婉和小雨坐在教室后排,一边假装记录笔记,一边悄悄观察着在场的学生,留意着任何可疑的举动——比如过度关注敏感话题、刻意回避眼神接触,或是身上带有异常气息等,同时用藏在笔记本里的微型设备记录下课堂情况,方便后续复盘分析。
课程进行到一半,当叶天讲到“超自然现象与环境因素的关联性”时,台下忽然举起一只手。那是一个坐在前排靠窗位置的女生,穿着简约的白色衬衫和浅卡其色半身裙,领口平整地系着一条细巧的丝带,乌黑的长发松松地挽成一个低马尾,几缕碎发垂在脸颊两侧,衬得面容清秀温婉。她鼻梁上架着一副细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神明亮而专注,透着一股对知识的强烈渴求,指尖轻轻抵在笔记本上,姿态沉静却难掩学术热情,整个人散发着内敛又笃定的书卷气。
“叶老师,您好!”女生站起身,声音清脆柔和,却带着十足的底气,没有丝毫怯场,“我叫莎加,是生物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您刚才提到部分超自然现象的发生存在明显的环境诱因,那是否存在一种可能——某些无法解释的生物异常行为,其实与特定环境介质的传播有关?比如空气、水汽这类不易察觉的载体。”
叶天心中一动,这个问题虽然没有直接触及核心,但恰好贴合了他们调查的方向——黑教廷的手段往往与环境传播相关,莎加的提问精准且有深度,不像是随口的好奇。他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她,只见她站姿挺拔却不失温婉,眼神坦荡澄澈,脸上满是纯粹的求知欲,身上没有丝毫黑教廷特有的阴邪气息,也没有刻意打探的痕迹,指尖甚至还轻轻夹着一支笔,随时准备记录答案。叶天定了定神,缓缓回答:“你的猜想很有道理。理论上,确实存在这种可能。很多生物的行为会受到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常见的温度、湿度、光照,一些微量的物质传播、甚至是我们尚未完全了解的能量波动,都可能引发其异常反应。这类传播载体往往具有隐蔽性强、范围广的特点,也给相关研究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