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拿出采石场老板写的便条,上面用缅文和中文写着“同意以68元/方供应砂石料,包运输”。
林先生接过便条看了看,又翻到人工费用那一页,看到“3元/天,包午饭”的标注,点了点头:“我之前在勐混村问过,确实是这个工价,你们考虑得很周全。”
当天晚上,陈老华侨就拍板签了捐赠协议,镇领导特意在镇上的小饭馆请钟清清和秦婉宜吃饭,席间还说:“以后镇上有这种事,还得靠你们俩。”
这件事过后,两人的关系更近了。
每天上班,秦婉宜都会带两个自己烤的糯米粑粑,分给钟清清一个;钟清清则会教秦婉宜用她带来的“新式记账法”,把复杂的账目整理得更清晰。
闲聊时,钟清清试探着说:“婉宜姐,我跟表哥(指姜国栋)想在镇上做点小生意,比如倒腾点本地的特产,你觉得怎么样?”
秦婉宜眼睛一亮,放下手里的笔:“这个好啊!勐拉镇的野生菌、傣家的织锦,在缅甸那边很受欢迎,我认识几个山民,他们采的菌子都是最好的,就是不知道怎么卖出去。”
她的语气里满是期待,显然对这件事很感兴趣。 周伟还是像往常一样,傍晚时分来小院找姜国栋。
起初,秦婉宜每次见到他都会有些拘谨——周伟总是穿着一身卡其布军装,脸上没什么表情,身上还带着淡淡的硝烟味,说话也惜字如金,每次秦婉宜跟他打招呼,他都只是点下头。
但有几次,秦婉宜发现周伟其实很细心。
有次办公室的窗户插销坏了,风一吹就“哐当”响,秦婉宜试着修了好几次都没修好,第二天早上一来,却发现插销已经换了个新的,一问才知道是周伟昨天路过时看到,特意去镇上的铁匠铺打了个新的换上。
还有一次,秦婉宜在市场买米,拎着十斤米走得气喘吁吁,周伟正好路过,没说话,直接接过米袋,一路送到街道办门口,放下米袋就走了,只留下秦婉宜站在原地,脸颊发烫。
真正让两人关系发生变化的,是半个月后的一个傍晚。那天秦婉宜下班晚了些,走在回家的小巷里,巷子里没灯,只有月光洒在地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突然,三个醉醺醺的小混混从巷口的暗处走出来,嘴里骂骂咧咧的,拦住了她的去路。
“小娘子,陪哥哥们喝两杯呗?”其中一个染着黄头发的混混伸手就要摸秦婉宜的脸,酒气喷在她脸上,让她一阵恶心。
秦婉宜吓得往后退,手里的布包紧紧攥着,里面装着今天整理好的贸易档案。 就在这时,一道高大的身影突然从巷口的大树后走出来,正是来找姜国栋的周伟。
他刚走到巷口就听到了动静,立刻快步走了过来。
周伟没说话,只是站在秦婉宜身前,冷冷地看着那三个小混混。
他身上的气势瞬间变了,眼神像淬了冰一样,之前在战场上杀人的狠劲不自觉地流露出来,黄头发混混的手僵在半空中,酒也醒了大半。
“滚。”周伟只说了一个字,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慑力。那三个小混混你看我我看你,最后还是黄头发的先反应过来,拉着另外两个人,连滚带爬地跑了,嘴里还嘟囔着“算我们倒霉”。
巷子里恢复了安静,只有月光落在两人身上。秦婉宜看着挡在自己身前的背影,那背影不算特别宽厚,却让她觉得无比安心,心跳莫名漏了一拍,连手心都冒出了汗。
周伟转过身,看到她脸色发白,嘴唇还在微微颤抖,眉头皱了皱,语气依旧有些生硬,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没事吧?”
“没…没事,谢谢周同志。”秦婉宜低下头,不敢看他的眼睛,脸颊却像被火烧一样,热得发烫。
周伟看着她泛红的耳根,喉结动了动,想说什么,最后只是点了点头:“我送你回家。”
那天晚上,秦婉宜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里总是浮现出周伟挡在她身前的样子,还有他那句带着关切的“没事吧”。
她摸了摸自己发烫的脸颊,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了起来。
喜欢重生70,我带着糙汉变首富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重生70,我带着糙汉变首富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