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专家团的抵达,像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汹涌的深潭,打破了堡垒死寂的沉默,也带来了新的、难以分辨吉凶的变数。
按照陆铮指令下的最高安全流程,车队在距离堡垒主入口数公里外的第一道防线外就被拦下。全副武装、面色冷峻的守卫士兵示意所有人下车,接受检查。
专家团规模不大,只有三辆车,约十人左右。为首的是一位看起来约莫五十岁上下、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戴着金丝边眼镜的男子,气质沉稳,甚至带着几分学者般的儒雅。他出示的证件显示他是总部“异常生物性与能量研究所”的首席顾问,林振华教授。
跟随他的团队成员则各具特色,有穿着白大褂、提着精密仪器箱的科研人员,也有眼神锐利、动作干练、看似技术人员实则可能兼具保卫职能的随行人员。
“林教授,抱歉,特殊时期,例行公事。”负责接待的王栋梁虽然语气还算客气,但手始终按在腰间的枪套上,身后的士兵们也保持着高度警惕,检查着车辆和每个人的行李。
“理解,王队长。堡垒刚刚经历袭击,谨慎是必要的。”林振华教授表现得十分配合,主动交出了自己的个人终端和所有电子设备,并示意团队成员照做。他的目光扫过周围明显加强且带着戒备的守卫,以及堡垒外部那些触目惊心的能量灼烧和撞击痕迹,镜片后的眼神微微闪烁,流露出恰到好处的凝重与关切。
检查过程细致且耗时,甚至动用了多种非电子扫描设备,确保没有携带任何潜在的追踪器或危险品。所有电子设备被贴上标签封存,由专人看管。
完成这一切后,只有林振华和另外两名核心专家被允许乘坐一辆经过彻底检查的、由堡垒内部提供的装甲运兵车进入。其余人员和车辆则被要求留在外部隔离区待命。
通道闸门在身后缓缓落下,沉重的金属撞击声在幽闭的空间内回荡。车内气氛沉默而压抑。
进入堡垒内部,林教授等人明显能感受到那种高度紧张的备战氛围。灯光昏暗,人员稀少,偶尔遇到的工作人员也是行色匆匆,眼神中带着警惕。许多区域的通道被临时闸门封锁,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臭氧和金属灼热后的味道。
“看来,你们经历了一场恶战。”林振华打破沉默,对副驾驶座上的王栋梁说道。
“差点全军覆没。”王栋梁言简意赅,不愿多说。
车辆直接驶入医疗中心区域。再次经过一道消毒和气密检测程序后,林振华教授终于见到了躺在病床上的陆铮,以及守在一旁的沈念薇。
“陆铮同志,苏晚晴同志。”林振华上前几步,语气沉痛而关切,“你们辛苦了。总部得知情况后非常震惊,命令我们不惜一切代价提供支援。”
他的目光落在陆铮苍白的脸上和包裹着的左臂上,眼神中充满了专业性的审视:“你的情况是最高优先级。感觉怎么样?‘钥匙’的活性状态如何?”
陆铮微微点头,算是回礼,声音依旧虚弱:“暂时死不了。林教授,客套话就不必了。堡垒的情况很糟,我们需要实质性的帮助。”
他的直接让林振华稍稍一顿,随即推了推眼镜,点头道:“当然。我们带来了所里最先进的医疗和监测设备,可以立即对你和‘钥匙’的状态进行深度评估。同时,我们也需要详细了解袭击的能量特征和‘钥匙’在应对过程中的所有数据,这至关重要。”
他的话听起来合情合理,完全是公事公办的专业态度。
沈念薇接过话头,语气平静:“林教授,相关的数据我们已经初步整理,不过部分核心数据在之前的能量冲击中受到了干扰,可能需要时间修复和校验。我们会尽快提供给您。”
这是她和陆铮商量好的说辞,既不完全拒绝,也不立刻交出所有底牌,尤其是那些涉及“钥匙”深度激活和“磐石”异常的数据。
林振华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光芒,但很快消失,表示理解:“可以理解。安全第一。那么,我们先从基础的生命体征和能量场扫描开始,如何?设备都是独立的,不接入堡垒网络。”他指了指身后助手提着的银色箱子。
这似乎是一种善意的表态。
陆铮和沈念薇交换了一个眼神,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林振华带来的团队展现了极高的专业性。他们使用各种非侵入式设备对陆铮进行了细致检查,重点监测他左臂的能量残留和神经活性。整个过程确实没有试图连接堡垒的任何系统。
然而,沈念薇暗中安排的“织网”小组却监测到,在林教授团队使用某些特定频段扫描设备时,“磐石”核心数据流中,那几个隐秘的监控节点捕捉到了极其微弱的、指向不明的加密握手请求信号,虽然一闪即逝且无法追踪,但这足以让沈念薇后背发凉。
这些人,或者他们的设备,果然不简单。
检查间歇,林振华看似随意地和陆铮、沈念薇聊起了“蝎子”的情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