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海外区域,在接受了“大同世界”的基本法规、资源调配模式和行政管理框架后,往往能很快地自行运转起来,基层管理呈现出一种令人省心的规整。民众似乎更习惯于遵循明确的、自上而下的规则,只要基本生存得到保障,社会秩序就能相对平稳地维持。
反观龙国故土这边,尤其是早期整合过程中,虽有大方向,但基层总是会冒出各种“幺蛾子”——欺上瞒下的管理者、钻规则空子的投机者、各种基于人情世故的变通,甚至是像第十二农业区那样管理者勾结外贼的恶性事件。需要他不断地巡视、敲打、清理,才能让秩序真正落地。
看着屏幕上对比鲜明的报告,李默靠在椅背上,不自觉地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无奈,几分了然,甚至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自豪?
他对着侍立一旁的5号,也像是自言自语地感慨道:
“5号,你看这事儿闹的……我也纳闷了!”
“为什么海外的那些地球公民,你给他秩序,给他框架,他自己就能老老实实、按部就班地很好玩下去?”
“怎么咱这边,规矩给了,资源给了,却总是乱象丛生,总得多费不少心思去整治?”
他顿了顿,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眼中闪过一丝洞察的光芒:
“想来想去,恐怕还得怪咱们自己。”
“咱这边的人,骨子里就比他们……多一个心眼啊!”
他并没有贬低的意思,反而语气中带着一种对自身文化特性的深刻认知:
“这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在这儿摆着呢!”
“老祖宗传下来的,不只是诗词歌赋、仁义礼智信,还有那浸润到骨子里的生存智慧,或者说……‘人情世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那点‘机灵劲儿’。”
“咱们的人,更灵活,更懂得变通,也更擅长在规则边缘游走,甚至利用规则。这是优点,能在绝境中找出路;但弄不好,就成了破坏秩序的蛀虫。”
他想起了历史资料里记载的,那些王朝更替、治乱循环中,无数能吏干臣与贪官污吏的博弈,不正是这种文化特质在不同层面的体现吗?
“海外有些地方,历史上可能更习惯于一种相对简单、直接的社会契约或宗教律法。而我们,几千年来就在各种复杂的规则、人情、潜规则的网络中打转,早就练就了‘火眼金睛’和‘七十二变’。”
所以,在龙国故土推行秩序,光有冰冷的条文和物资是不够的,必须辅以更强力的监督、更频繁的纠偏,以及像他这样不断深入基层的“微服私访”和“铁腕整治”。需要不断地敲打,才能让那“多出来的心眼”,用在正道上,用在建设上,而不是钻营和破坏上。
“任重而道远啊……”李默轻叹一声,但眼神却更加坚定。
正是因为这份独特的、甚至有些“麻烦”的文化底蕴,才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经历如此浩劫后,依然能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和韧性,建立起如今这个庞大的“大同世界”。
管理起来固然更费心力,但一旦引导得当,所能迸发出的能量,也必然是无穷的。
他不再纠结于这点差异,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全球事务上。
无论是规整的海外,还是需要多费心思的故土,都是“大同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他这位地球话事人要做的,就是根据各自的特点,因势利导,让文明的火焰,在所有土地上,都燃烧得更加旺盛。
喜欢末日幸存者唯二的希望之光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末日幸存者唯二的希望之光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