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三颗散发着柔和蓝光的十二面体结晶,如同落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闲人科技”内部激起了巨大的涟漪,尤其是在经历了昨夜惊魂的员工心中,这抹象征着秩序与安定的蓝色,仿佛带来了某种精神上的抚慰。
林闲立刻下令,将这三颗被林晓雅迫不及待命名为“希望之蓝·初号”的结晶列为最高研究样本,所有数据封存,参与此次合成的核心人员签署了严格的保密协议。
实验室里,气氛前所未有的热烈且……肃穆。工程师们不再对林小聪的“哲学指导”和林晓雅的“艺术创作”抱以怀疑或戏谑的目光,反而开始主动询问林小聪对能量“情绪”的判断,参考林晓雅将复杂数据可视化的图表。
毕竟,结果是硬道理。这种质变般的蓝色结晶,正是在林小聪那玄乎的“气机引导”和林晓雅记录下的特殊频谱共同作用下,意外诞生的。
“表哥,我感觉这次能成功,关键在于‘蓝宝宝’爆发时带来的那股‘正气’洗礼了整个能量环境。”林小聪难得地用比较朴实的语言向林闲解释,“就好像……浑浊的水被净化了,所以我们才能凝结出如此纯净的‘源晶’。”
他给这种新结晶起了个名字——“源晶”。
林闲认可了这个名字,比起林晓雅那带着中二气息的命名,“源晶”更符合其作为潜在能源和系统“补品”的身份。
“关键在于稳定。”林闲指出核心问题,“我们不能每次都指望‘蓝宝宝’爆发来净化环境。必须找到方法,复现那种特殊频谱,或者找到其他能够模拟‘秩序能量’环境的方式,实现‘源晶’的稳定合成。”
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那段特殊频谱极其复杂,蕴含的信息量庞大,以目前的技术手段,想要完全解析并人工复现,难度不亚于从头再造一个“源泉”原型机。
但有了明确的目标,整个团队的干劲儿都被调动了起来。尤其是在林闲宣布,将拿出项目纯利润的10%作为“源晶”技术突破专项奖金后,实验室里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林小聪也找到了新的“哲学”研究方向。他不再仅仅满足于“感知”和“引导”,开始尝试主动“沟通”。他长时间地待在“源泉”实验室,甚至要求在原型机旁边打坐,美其名曰“与能量共鸣,聆听其律动”。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在他这种近乎“冥想”的状态下,原型机内能量流的稳定性,居然真的有所提升,虽然还无法直接促成“源晶”的诞生,但普通能量结晶的产出效率和品质都得到了巩固。
【叮!系统休眠中……检测到持续低强度秩序能量场环境……被动吸收效率微量提升……核心协议修复进度:+0.00001%/小时……】
虽然提升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这证明林小聪的“冥想”确实在营造一种对系统恢复有益的微环境!这再次坚定了林闲“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策略。
就在“源泉”项目全力攻坚“源晶”稳定合成技术时,雷战少校代表的军方,以及那三位军工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对“闲人科技”的渗透也在加深。
他们似乎对昨晚“蓝宝宝”爆发的事情有所察觉,但林闲一口咬定是公司最新研发的“信息扰动力场发生器”在危急关头过载爆发产生的现象,并将一台“守护者II型”原型机(当然是删减了核心信息扰动力场技术的版本)交给他们“研究”,暂时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
雷战对“守护者II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认为这种个人防护装备在特定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已经向上级打了报告,希望能进行小批量的采购测试。
这为“闲人科技”带来了第一笔来自官方的、实实在在的订单,也让公司在与官方合作中,多了一点谈判的筹码。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林闲接到了周组长的加密通讯。周组长的声音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凝重:
“林先生,两件事。第一,我们对昨晚袭击者的能量残留进行了深度分析,基本可以确定,来自一个名为‘深渊之影’的极端组织,他们是‘暗网议会’下属最激进、最危险的行动分支之一。他们的再次出现,并且动用如此级别的力量,说明‘暗网议会’对你的重视程度远超预估,你要有心理准备。”
“深渊之影……”林闲默念着这个充满不祥意味的名字,记在了心里。
“第二件事,”周组长顿了顿,语气更加低沉,“我们收到来自国际方面的非正式沟通。‘Arche’项目的负责人,沃尔科夫博士,希望通过我们,向你转达一个信息。”
林闲心中一紧:“什么信息?”
“她说……”周组长的声音带着一丝古怪,“‘恭喜你,林先生,看来‘钥匙’已经初步认可了你。但这并非完全是好事。‘钥匙’的苏醒,会像灯塔一样,吸引更多隐藏在深海之下的掠食者。’她还说……‘当秩序之蓝闪耀时,混沌的暗潮亦将涌动。小心来自‘镜子’另一面的窥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