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插曲过后,家里弥漫着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氛围。秀秀看了一眼时间,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歉意,对王一诺和李敏说道:“一诺,你先帮李总安顿下来,看看还缺什么日常用品,我这边得先送暖暖和明明去上学了,再晚可能要迟到了。”
她又转向李敏,语气礼貌而周到:“李总,您先休息,或者让一诺陪您熟悉一下环境。早餐在桌上,请自便,千万别客气。”
李敏正站在客厅中央,目光如同精密雷达般扫视着这个家的布局与装饰,闻言只是微微颔首,算是回应,注意力显然更多地放在了“考察”上。
秀秀不再耽搁,利落地帮孩子们拿起书包,柔声催促:“明明,暖暖,检查一下东西都带齐了吗?我们出发了。”
“都带好啦,妈妈!”两个孩子异口同声,背上书包,跟着妈妈走向玄关。
王一诺看着秀秀从容不迫地处理着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心中既感激又愧疚,连忙应道:“好,你放心去吧,妈这边交给我。”
秀秀带着孩子们出门后,家里瞬间安静了不少。王一诺提着母亲的行李箱,引着她走向客房。“妈,就是这间,您看还满意吗?”
李敏走进客房,例行公事般地检查了床铺、卫生间和储物空间,挑剔的目光掠过每一个角落,最终没说什么,算是默认了这里的舒适度。她放下随身的小包,并没有立刻整理行李的意思,反而又踱步回到了客厅,目光再次开始逡巡。
这一次,她的视线被走廊旁边一个敞着门的房间吸引住了。那似乎是一个小书房或者多功能室。
她信步走了过去。
王一诺跟在身后,心里有些打鼓,不知道母亲又会有什么评价。
然而,走进这个房间,李敏的脚步顿住了。这个房间没有复杂的装饰,靠墙放置着几个简洁大方的多层展示架,而架子上,密密麻麻却又井然有序地摆放着的,全是奖状和奖杯。
她的目光缓缓掠过这些代表着荣誉的证明。有学校颁发的“三好学生”奖状,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见证了孩子们持续的努力;有市里、省里乃至全国性作文比赛、英语演讲比赛的获奖证书,金灿灿的印章彰显着含金量;有钢琴考级的证书和在一些青少年音乐比赛中获得的精致奖杯;甚至还有几份是关于少儿编程和机器人比赛的获奖证明……
这些奖状和奖杯并非杂乱无章地堆砌,而是按照时间和类别大致区分,被擦拭得一尘不染,静静地诉说着两个孩子的成长轨迹和他们在不同领域绽放的光芒。
李敏静静地看了很久,脸上惯常的严肃和挑剔渐渐被一种复杂的情绪所取代。有惊讶,有审视,最终化为一丝几不可查的动容。
她并非不谙世事的贵妇,她深知,在一个单亲家庭里,要将两个孩子培养得如此出色,不仅在学业上拔尖,还在艺术、科技等多方面有所涉猎并获得认可,这背后需要付出何等巨大的心血、时间和智慧。
她转过头,看向身旁有些紧张的儿子,语气是罕见的平和,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叹赏,轻声说道:“她把孩子们……教育得很好。”
这句话,不是客套,而是基于眼前铁一般的事实,做出的客观评价。王一诺听到母亲这句话,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一股与有荣焉的骄傲感油然而生,他用力点头:“是,秀秀她……在孩子们身上,倾注了全部。”
……
另一边,秀秀驾驶着车子,平稳地汇入清晨的车流。车内,短暂的安静后,坐在后座的暖暖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心,扒着前座的椅背,小声问道:“妈妈,那个李奶奶……她怎么会突然来咱们家住呀?她是不是王叔叔的妈妈?”
旁边的明明虽然没说话,但也竖起了耳朵,显然同样好奇。
秀秀透过后视镜看了一眼两个孩子写满问号的小脸,心里叹了口气。她知道这个问题迟早会来。她一边注意着路况,一边用尽量轻松自然的语气回答:“是啊,她是王叔叔的妈妈。”
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如何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解释这复杂的成人世界。“李奶奶呢,她……嗯,可以说是对妈妈有点不放心,想亲自来看看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看看我们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不放心?”明明疑惑地重复,“为什么不放心妈妈?妈妈这么好!”
秀秀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点无奈,也带着点豁达:“因为在有些大人看来,妈妈和王叔叔的情况比较……特别。比如妈妈的年龄,比如妈妈离过婚,还带着你们俩。李奶奶爱她的儿子,就像妈妈爱你们一样,所以她希望王叔叔未来的生活能一切都好,她需要亲自确认一下。”
暖暖似懂非懂,眨着大眼睛:“所以……李奶奶是来考察妈妈的?就像老师来家访一样?”
这个天真又精准的比喻让秀秀忍不住笑出了声,心中的那点沉重也消散了不少。“嗯……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吧,暖暖真聪明。不过这个‘家访’可能时间会长一点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