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珠坠向封面的刹那,冰材质的书页猛然一颤,那道蜿蜒的血丝纹路如活物般迎向落血,竟在接触瞬间将血珠吸尽。封面微光缝隙再度裂开,三重环形图腾缓缓旋转,中央“眼”形符号搏动频率与路明指尖脉动悄然趋同。他未收回手,反而将指尖伤口抵在裂痕边缘,任心头血一滴滴渗入。
古籍震颤渐止,血晶裂痕随之凝滞。
他松指,古籍无声合拢,寒意自掌心蔓延至腕骨。战场之上,四族轮转未停,剑网压顶,浊力绞地,金火与黑焰交错轰击,神秘强者护体光幕已碎,身形被逼至禁制内壁,双臂焦灼,紫雷溃散。本尊封印基座符石稳定,裂缝闭合至寸许,识海锁脉钉仍深嵌其中。一切如常,唯独血晶表面那道裂痕,再未延伸。
路明右手微抬,玉简轻划半弧。
一道无声指令传入截教弟子神识。三名身披灰袍的修士立刻脱离剑网阵列,各自取出一方青铜罗盘、一卷残破竹简、一枚骨针,悄然退向战场边缘的断崖凹处。几乎同时,一名巫族老者拄着石骨杖,从地脉波动中抽身,步履沉重却迅疾,穿过碎石堆,汇入那处隐蔽石台。
四人落位,未发一言。路明已将古籍置于石台中央,左手玉简横压其上,右手并指成刃,划过掌心,血线滴落,在古籍四周勾勒出一道残缺封印阵。
“隔绝外息。”他声音极低,却字字清晰,“不许引动一丝灵气波动。”
灰袍弟子立刻以罗盘为引,将截教残阵重布为内敛型结界,半透明光膜自石台边缘升起,如倒扣琉璃碗,将五人与战场隔开。巫族老者取出骨笛,横于唇前,无声吹奏。笛音无形,却让众人识海一清。另一名弟子取出一面铜镜,镜面朝上,承接自战场血晶折射而来的微光,缓缓投向古籍封面。
光落书页,封面再度裂开微缝。
“眼”形符号浮现,搏动减缓,与血晶裂痕的震颤频率完全同步。环形图腾开始逆向旋转,内部符文游移重组。星图残片再次显现,但这一次,投影被铜镜稳定锁定,不再闪烁消散。
“记下星辰走向。”路明下令。
一名弟子迅速展开竹简,以骨针蘸血书写。星图错落,二十七颗残星排列成扭曲螺旋,其中三颗尤为明亮,分别对应禁制内壁三处微不可察的符文断点。更诡异的是,星图边缘浮现出半句古咒,由细密符文拼成,笔迹如虫蚀木:
“……同根生,异念分,血启门……”
“同根?”一名灰袍弟子低语,笔尖微顿,“此语仅见于上古禁典《源断录》,言天地初开时,一魂化二灵,共承本源,后因念异而决裂……”
“闭嘴。”路明打断。
他盯着那半句咒文,目光未动,右手却悄然掐住左腕脉门,阻断一丝正欲上涌的晕眩。心跳与“眼”形符号的搏动已完全重合,每跳一次,指尖便传来一阵细微刺痛,仿佛有东西正顺着血脉向上攀爬。
他果断切断心头血连接,将玉简一转,指向一名灰袍弟子:“割腕,以精血续引。”
弟子一震,却未迟疑,立刻以骨针划破手腕,血线流入封印阵纹。古籍封面血丝纹路微微收缩,搏动减缓,星图残片稳定浮现。那半句古咒在血光映照下,符文边缘泛起微光,似有下半句即将浮现。
“继续记录。”路明退后半步,不再直视古籍。
他改由三名弟子分段解析:一人专观符形走向,一人记录光影变化,一人对照截教残卷比对古文。巫族老者持续吹奏骨笛,维持神识清明。铜镜微光稳定投射,古籍封面上的符文如水流般缓缓重组。
半个时辰后,拼合完成。
“结论。”路明问。
“古籍所指‘关键’,不在破敌之法。”一名弟子抬头,声音微颤,“而在‘识别真身’。”
“识别?”路明眉梢微动。
“是。”另一人接道,“文中多次出现‘影重’‘形合’‘心异’等词,结合‘同根生,异念分’,指向二者本为同源,后因执念分裂,如今影像重叠,非幻象,而是本源共鸣所致。若无法辨明谁为真身,谁为影蜕,则一切封印皆为徒劳。”
路明沉默。
他低头看向自己左手,先前被书脊划破的伤口,血已止住,但伤口边缘泛着极淡的青灰色,如同被寒霜侵染。他未言,只将左手缓缓握紧,指甲再次掐入掌心,月牙形血痕清晰浮现。
古籍忽然震颤。
“眼”形符号猛然一缩,随即剧烈搏动,一股无形震荡自封面爆发。三名弟子齐齐闷哼,嘴角溢血,铜镜碎裂,骨笛断裂。巫族老者杖尖顿地,地脉之力瞬间护住四人神识,才未当场昏厥。
路明站在原地,未受波及。
他缓缓抬起右手,将玉简插入石台缝隙,截教封禁咒文自笔端流转,烙入地面。结界光膜收缩,重新稳固。古籍停止震颤,封面缓缓合拢,血丝纹路悄然延伸,沿着先前渗血的裂痕,缓缓爬向路明留在台面的那滴心头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