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院的资料室里,灯火通明。
张浩一行人围坐在古籍堆中,仔细翻阅着各种文献资料。
魏院长从保险柜中取出了几本珍贵的古籍,"这些是我们院里最珍贵的收藏。"
"其中有一些记录了敦煌地区的古老传说。"
"可能对理解那幅壁画有帮助。"
李敦煌翻开一本《河西古志》,"找到了!"
"这里有关于那幅壁画的记录。"
"据说这幅画描绘的是上古时期的一场神灵大战。"
"左边的是水神共工,右边的是旱神女魃。"
萧教授凑过来仔细阅读,"共工,传说中的水神。"
"《山海经》中记载,共工与颛顼争帝,怒而触不周山。"
"女魃则是黄帝之女,因为旱灾而被称为旱神。"
"这两位神灵的对峙,代表着水与火、湿润与干旱的极端对立。"
林道长若有所思,"从风水的角度来看,这种对立是极其危险的。"
"水火不容,一旦失衡,就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河西走廊本就处于干旱地带,如果这种力量失控..."
张浩继续翻阅古籍,"这里还有更详细的记录。"
"据《敦煌遗书》记载,共工与女魃的大战持续了九九八十一天。"
"共工召唤洪水淹没大地,女魃引来烈日烤干河流。"
"整个河西地区在水火之间反复煎熬,民不聊生。"
"最终,有一条应龙出现,在两神之间进行调停。"
"应龙?"魏院长惊讶道。
"那岂不是说,张先生的种族在上古时期就承担着调停神灵争端的使命?"
张浩仔细阅读着古籍中的描述,心中涌起一种强烈的共鸣。
"应龙以其智慧和力量,说服了共工和女魃停止争斗。"
"并且制定了一个平衡方案:共工负责河西的水源供应,女魃负责调节气候干湿。"
"两神各司其职,不再争斗,河西地区才恢复了平静。"
李敦煌指着古籍中的一段文字,"这里还记录了应龙的具体做法。"
"应龙运用'八卦调和之术',在河西大地上布设了一个巨大的平衡阵法。"
"这个阵法以八个关键节点为基础,调节整个地区的水火平衡。"
"而莫高窟的位置,正是其中一个重要节点。"
"难怪石窟群的布局如此特殊,"萧教授恍然大悟。
"原来它们不仅仅是佛教艺术的载体。"
"更是古代平衡阵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年来,这些石窟一直在默默维护着河西地区的气候平衡。"
张浩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向远方的沙漠。
"如果古籍记录属实,那么现在壁画的异象就有了解释。"
"共工与女魃的力量正在重新苏醒。"
"而我作为应龙,有责任重新维护这种平衡。"
林道长担忧地说道:"但是上古时期的应龙拥有完整的传承和知识。"
"而您现在对这些古老的调停之术了解有限。"
"如果贸然行动,可能会适得其反。"
"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魏院长建议道。
"特别是关于'八卦调和之术'的具体内容。"
"只有了解了完整的方法,才能安全地处理这个问题。"
张浩重新坐下,继续翻阅古籍。
在一本《龙族秘典》中,他找到了更详细的记录。
"八卦调和之术,以乾坤定位,震巽调风,坎离平衡水火。"
"艮兑镇守山泽,八方合一,天地人和。"
"施术者需具备应龙血脉,方能驾驭八卦之力。"
"而且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
"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萧教授问道。
张浩继续阅读,"时间是'阴阳交替之时',也就是黄昏或黎明。"
"地点则是'八卦阵心',也就是整个阵法的核心位置。"
"根据古籍描述,阵心应该在莫高窟的某个特殊位置。"
李敦煌兴奋地说道:"我知道那个位置!"
"在石窟群的最深处,有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隐秘洞窟。"
"那里的壁画风格与其他石窟完全不同。"
"我一直怀疑它有特殊的用途,现在看来可能就是阵心所在。"
"那我们明天就去那里,"张浩决定道。
"既然我继承了应龙的血脉,就有义务承担起调停的责任。"
"不能让共工与女魃的争斗再次波及无辜的民众。"
魏院长提醒道:"但是我们必须小心。"
"如果真的激活了古老的力量,后果可能难以预料。"
"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包括应急预案和安全措施。"
萧教授也表示赞同,"考古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谨慎。"
"我们可以先进行小规模的试探。"
"确认安全后再进行正式的操作。"
林道长补充道:"我可以准备一些辅助的法器。"
"虽然不能直接参与八卦调和之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