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侦察兵大赛夺冠的荣光尚未褪去,表彰大会的掌声似乎仍在耳畔回响,孤狼B组甚至没能来得及好好休一个假,新的任务指令已然下达。
这一次,简报室内的气氛与以往有所不同,多了几分凝重与深远。
站在台上的除了高大队,还有一位来自总部外事部门的高级军官和一位外交部的工作人员。
“同志们,首先再次祝贺你们为国争光!”高大队的开场白依旧简洁,“但军人的使命永无止境。
刚刚得到的消息,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决定向非洲萨赫勒地区派遣维和部队,监督该国冲突各方停火,保护平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他背后的屏幕切换到了世界地图,聚焦于非洲大陆一片广袤而贫瘠的区域。
“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决定派遣一支工兵分队和一支警卫分队参与此次行动。
鉴于该地区形势复杂,冲突各方虽已签署停火协议,但零星交火、武装袭击、恐怖主义活动仍频发,安全风险极高。因此,总部决定,加强警卫分队的力量。”
高大队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孤狼B组的每一张面孔:“经上级批准,命令你们孤狼B组,即以我军首支成建制的特种作战小队身份,加入中国维和警卫分队,赴萨赫勒地区执行维和任务!为期六个月!”
维和!这个词让队员们神情一肃。这与他们以往经历的实战和竞赛都截然不同。
这不是单纯的歼灭敌人,而是在复杂的政治和军事环境下,履行和平使命,展现国家形象。
“你们的任务主要有三:第一,保障我维和部队人员、装备和营区的绝对安全;
第二,根据需要,为联合国人道主义救援行动提供武装护卫;
第三,在授权范围内,协助联合国维和部队应对突发安全事件。
”高大队的声音沉稳有力,“记住,你们不仅是军人,更是和平的使者,代表着国家的形象。一切行动,必须严格遵守联合国交战规则和当地法律!”
外交部的工作人员接着介绍了萨赫勒地区的政治格局、主要冲突派别、风土人情以及需要特别注意的外事纪律。
任务艰巨,意义重大。队员们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对未知战场的好奇,有肩负国家荣誉的责任感,也有一丝对陌生环境和非战争军事行动模式的疑虑。
耿继辉(森林狼)代表全体队员上前一步,庄严敬礼:“坚决服从命令!保证完成任务!展现中国军人良好形象!”
“好!”高大队点头,“下去准备吧。这次出去,代表的是国家,都给老子打起十二分精神!”
接下来的日子,全队进入了紧张的维和临战训练阶段。训练内容与以往截然不同:
· 法律法规与交战规则学习: 深入学习联合国维和行动准则,明确何时能开枪、何种情况下使用何种程度的武力。
· 外交礼仪与外事纪律: 学习与当地民众、政府军、各派武装力量打交道的注意事项,避免引发外交纠纷。
· 人道主义救援流程: 熟悉难民营管理、物资分发、医疗救助等基本流程。
· 热带疾病防治与生存: 史大凡(秃尾巴狼)的任务更重了,他需要准备大量的防治疟疾、霍乱等热带疾病的药品,并教会大家基本的防护知识。
· 特定战术训练: 练习在保护平民和非战斗人员的前提下进行警戒、搜查、驱离等行动,强调最小化武力使用和降级冲突。
史小凡(狼脑)则疯狂地吸收着一切关于萨赫勒地区的情报:各派武装的标识、活动范围、常用战术、当地语言的基本问候语和警告用语。【系统】的【训练点数】被用于兑换【跨文化交际要点】和【复杂环境下的危机谈判技巧】。
【每日提示】也变得更具针对性:“今日语言学习重点:‘停止’、‘放下武器’、‘联合国’的当地语发音。”“注意:当地部分区域可能存在未爆炸物(UXO),移动时需格外谨慎。”
装备也进行了调整。武器依旧精良,但涂装变成了联合国维和部队标准的白色,并加装了非致命弹药发射器。车辆也喷上了巨大的“UN”白色标识。
出征前夕,队员们获准短暂休假与家人告别。
史小凡和史大凡父母早逝,兄弟俩相依为命,跟爷爷奶奶告别时没有太多话语,只是用力地拥抱了一下。
“臭小子,去了那边机灵点,别傻乎乎的。”爷爷捶了一下弟弟和哥哥的肩膀,“听说那边蚊子比苍蝇都大,别被叼走了。”
“放心吧爷爷,有我哥在,蚊子不敢咬我。”史小凡笑了笑,眼中有着不舍,更多的是坚定。
其他队员也大多如此,与家人的告别总是带着一丝沉重,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一次的任务环境,同样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危险。
机场送行时,没有鲜花和锣鼓,只有战友们庄严的军礼和期盼的眼神。
“平安回来!”高中队看着耿继辉,重重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