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吃!”他忍不住用汉话称赞道,“将军夫人好手艺,是我们唐突了。”江梦颖浅笑道:“客官喜欢便好。玉城虽是边关,却汇聚了各地食材,靖梦楼的菜式或许没有名贵食材,却都是用心烹制的家常味道。”胡商们连连点头,结账时不仅付了足额的银两,还特意留下一块西域的和田玉作为谢礼,江梦颖婉言谢绝,只收了饭钱。
待胡商们走后,严靖川才松了口气,捏了捏她的手心:“方才真是惊险,幸好你应对得当。”江梦颖笑道:“这些胡商不过是想试探一番,若我慌乱了,反倒落了下乘。再说,咱们靖梦楼的手艺,也不怕人试探。”正说着,晚晴匆匆跑来:“夫人,李大人到了,还带了几位同僚,已经在前堂等候了。”
江梦颖忙整理好衣襟,与严靖川一同迎了出去。李大人身着藏青色官袍,见了严靖川,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靖川兄,久仰靖梦楼大名,今日总算有机会来尝尝江夫人的手艺了。”严靖川拱手笑道:“李大人客气了,内子的手艺不过是些家常做法,让大人见笑了。”
众人入座后,江梦颖亲自吩咐上菜。第一道是“玉城烤羊排”,选用的是本地放养的山羊,肉质鲜嫩,烤得外皮焦脆,内里多汁,撒上孜然和辣椒粉,香气扑鼻。李大人尝了一口,赞不绝口:“没想到边关的羊肉竟能做得如此美味,比京城酒楼的烤羊排还要地道。”
紧接着,“雪菜黄鱼煨面”“蟹粉狮子头”“椒麻鸡”等菜式陆续上桌。每一道菜都独具特色,既有江南的精致婉约,又有边关的豪迈大气,还有西域的辛辣浓郁。席间,一位来自蜀地的官员尝了“麻婆豆腐”,辣得额头冒汗,却直呼过瘾:“将军夫人这豆腐做得太正宗了,麻辣鲜香,跟我家乡的味道一模一样!”
江梦颖坐在一旁,听着众人的称赞,脸上始终带着温和的笑意。严靖川看着她,眼中满是宠溺,轻声道:“你呀,为了这靖梦楼,真是费心了。”江梦颖摇摇头:“能让大家吃得开心,再费心也值得。你看,这些官员和商人来自五湖四海,今日在这靖梦楼相聚,品尝各地菜式,或许还能增进些情谊,对边关的商贸也有好处。”
严靖川心中一动,看着满桌的菜肴,忽然明白了她的用意。玉城作为边关重镇,不仅是军事要地,也是商贸往来的枢纽。江梦颖以美食为媒,让往来的官员、商人、将士在此相聚,无形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为边关的稳定增添了几分烟火气。
晚宴散去时,夜色已深。江梦颖送走客人,回到后厨收拾残局,却发现严靖川正站在灶前,笨拙地学着择菜。她忍不住笑道:“夫君怎么也来后厨了?快去歇息吧,今日巡查边境定然累了。”严靖川放下手中的青菜,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看着你忙碌,我也想帮衬一把。梦颖,有你在,这玉城才像个家。”
江梦颖靠在他的怀里,感受着他温暖的胸膛,鼻尖微微发酸。三年前,她随严靖川来到玉城,初见时,这里风沙漫天,百姓生活困苦,将士们更是常年吃着粗茶淡饭。她心疼丈夫,也心疼那些戍边的将士,便想着开一家酒楼,既能让大家吃得好些,也能为玉城增添些生气。如今,靖梦楼不仅成了玉城最有名的酒楼,还成了往来之人心中的慰藉。
“夫君,明日我想做些糕点,送给城门口的哨兵。”江梦颖转过身,看着他的眼睛,“近日天气转冷,哨兵们日夜值守,太辛苦了。”严靖川点头:“好,我让亲兵帮你运送。对了,昨日收到京城来信,说皇上听闻靖梦楼的事,特意赏赐了些御膳房的调料,过几日便会送到。”江梦颖惊喜道:“真的?有了这些调料,我便能做更多精致的菜式了。”
次日清晨,江梦颖天不亮便起床,和后厨的伙计们一起制作糕点。面粉、鸡蛋、蜂蜜、芝麻,经过她的巧手,变成了一个个金黄的酥饼和软糯的豆沙糕。上午时分,严靖川带着亲兵,将糕点送到了城门口的哨所。哨兵们见将军和夫人亲自送来糕点,感动不已,纷纷行礼道谢。
“将军,夫人,有了你们的关心,我们守好这玉城,定不辜负朝廷的信任!”哨兵队长握着严靖川的手,语气坚定。严靖川拍了拍他的肩膀:“兄弟们辛苦了,这都是将军夫人的心意,你们快尝尝。”哨兵们拿起酥饼,咬了一口,甜而不腻的口感在舌尖化开,连日来的疲惫仿佛都消散了几分。
消息传回靖梦楼,江梦颖欣慰地笑了。她正在灶前制作新研发的“山药炖排骨”,忽然听见前堂传来一阵孩童的嬉笑声。小三子跑进来禀报:“夫人,街上的孩子们听说今日有新糕点,都想来尝尝。”江梦颖想了想,对晚晴道:“去把昨日剩下的豆沙糕拿些出来,分给孩子们,再每人送一杯热糖水。”
晚晴应声而去,不一会儿,前堂便传来孩子们欢快的笑声。江梦颖透过窗户望去,只见一群穿着补丁衣服的孩子正捧着糕点,小口小口地吃着,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她心中一暖,想起在现代的家,小时候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到糕点。如今,她有能力让这些边关的孩子尝到甜味,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