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绿色的代码文字如同毒蛇的信子,在手机屏幕上冰冷地闪烁,将林晚照从短暂的安宁中狠狠拽回现实。“观众……还在。”——顾言这简短的讯息,像一把淬冰的匕首,精准地刺入她刚刚放松的神经。他没有离开,他一直在暗处,如同一个耐心的猎人,欣赏着猎物在陷阱边缘的挣扎与……进步。
恐惧如影随形,但这一次,林晚照没有像之前那样浑身冰冷。她紧紧攥着手机,指尖因用力而发白,胸腔里却有一股灼热的火焰在愤怒地燃烧。他看到了她和沈倦的“共舞”,这意味着他可能也窥探到了沈倦插手帮助她的细节。这非但没有让她退缩,反而激起了更强烈的逆反心理——他想看戏?那就让他看一场绝地反击!
【检测到宿主精神抗性提升!对高维威胁适应性增强!】
【主线任务(期中考试年级前380名)剩余时间:72小时。】
【建议:启动高强度冲刺模式,整合已学知识,查漏补缺。】
系统的提示音冷静而及时。林晚照深吸一口气,将手机塞到枕头底下,眼不见为净。72小时,她必须争分夺秒!
第二天开始,林晚照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她不再满足于完成系统发布的零散任务,而是开始自主进行大规模的知识梳理和模拟测试。书桌上堆满了历年真题和错题本,不同颜色的荧光笔将重点、难点、易错点标注得密密麻麻。
【阶段性任务(自设):完成三套全科模拟卷,总分不低于630分。奖励:自我激励(无实物)。】
她给自己设定的目标,远比系统要求的更加严苛。630分,这是一个足以冲击年级前三百五十分段的门槛。
过程无疑是痛苦的。长时间的高强度用脑让她太阳穴阵阵抽痛,握笔的手指磨出了浅浅的茧子。遇到知识盲区,她会立刻翻书、查笔记,或者利用课间短暂的几分钟,冲向办公室请教老师。她的变化所有人都看在眼里,从最初的质疑和流言,到现在偶尔会投来敬佩或同情的目光。
而沈倦,依旧是她这片苦海上唯一的灯塔,只是他的存在方式变得更加……隐秘而贴心。
他不再需要走到她身边。有时,当她被一道复杂的化学平衡题困住,眉头紧锁时,会有一张折叠的纸条从前排悄无声息地传递过来,上面是他干净利落的几种解题思路,甚至标注了每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和易错点。有时,在她因为长时间低头演算而脖颈酸痛,下意识地揉捏后颈时,她能感觉到一股极其细微的、清凉的能量流拂过她的肩颈,瞬间缓解了那份僵硬与疲惫。他总是能在她最需要的时刻,用最不着痕迹的方式,给予她最关键的帮助。
这种心照不宣的默契,这种无声的守护与支撑,成了林晚照疲惫时最有效的强心剂。每一次接收到他的“信号”,她的心底都会泛起一丝混合着甜蜜与酸涩的暖流,推动着她继续前行。他们之间,仿佛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能量共振,她在知识的海洋里劈波斩浪,而他,则在她身后,为她抚平风浪带来的涟漪。
期中考试前夜,一种熟悉的焦虑感再次攫住了林晚照。她坐在书桌前,面前摊开着政治笔记,那些密密麻麻的时事要点和理论框架却像一群躁动的蚂蚁,在她脑海里乱窜,无法形成有效的记忆链条。重生前的考试阴影,顾言无处不在的威胁,对未来的不确定……种种压力在这一刻仿佛达到了临界点。
她烦躁地合上笔记,胸口有些发闷。
就在这时,她放在桌角的、那个几乎要被遗忘的旧手机,屏幕忽然亮了起来。没有陌生代码,只有一个简单的、来自未知号码的短信:
“静心。你能做到。”
没有署名,但那简洁到近乎命令的语气,那仿佛能穿透文字传递过来的、令人安心的沉静力量,除了沈倦,不会再有第二个人。
他甚至知道这个被顾言入侵过的号码!
林晚照握着手机,看着那行简单的字,眼眶蓦地一热。他一直都知道她的不安,她的恐惧。他没有说太多安慰的话,只是告诉她“静心”,肯定她“能做到”。这比任何华丽的鼓励都更有力量。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能透过手机,嗅到他那令人心安的气息。躁动的心绪奇迹般地平复下来。她重新打开笔记,那些原本混乱的知识点,似乎也找到了各自的位置,变得条理清晰起来。
第二天清晨,出门前,父亲罕见地没有早早离开,而是站在门口,递给她一个温热的鸡蛋和一瓶牛奶。
“别紧张,正常考就行。”父亲的声音依旧有些生硬,但那双总是带着疲惫的眼睛里,却有着清晰的鼓励。
母亲则细心地帮她整理了一下有些歪掉的校徽,柔声道:“照照,尽力就好,爸妈相信你。”
看着父母眼中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支持,林晚照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她用力点了点头,接过鸡蛋和牛奶,转身汇入上学的人流。家庭的温暖,是她最坚实的后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