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中……解析到非标准逻辑代码碎片……夹杂高强度情感残留波纹……主要情绪成分:困惑……探究……以及……强烈保护欲?!】
沈倦……对她,有强烈保护欲?
这个认知像一道强光,瞬间刺穿了林晚照连日来的迷茫与慌乱。不再是模糊的“关联目标”,不再是冰冷的“干扰源分析”,而是真切地,带着温度甚至力量的情感指向——保护欲。是因为雨中那次意外的靠近,还是更早之前,在她尚未察觉的时候,那种情绪就已经悄然滋生?
她坐在书桌前,指尖下意识地抚过手腕内侧的皮肤,那里仿佛还残留着昨日图书馆里,他指尖点过草稿纸时,那短暂却清晰的温热触感。心跳失了章法,像被胡乱敲响的鼓点,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突兀。
【警告:检测到宿主心率异常升高,情绪波动幅度超出安全阈值。请宿主保持冷静,避免过度刺激未知连接通道。】
【“启明杯”校内选拔赛倒计时:14天。任务进度:38%。检测到宿主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下降12.7%。】
系统的警告和进度提醒像一盆冷水,兜头浇下。林晚照猛地回过神,用力甩了甩头,试图将那些旖旎纷乱的念头甩出去。“林晚照,清醒点!竞赛!目标是竞赛!”她低声告诫自己,指甲用力掐了掐掌心,细微的刺痛感让她混沌的大脑稍微清晰了些。
不能被这些扰乱心神。就算沈倦真的能感知她的情绪,就算那“保护欲”真实存在,现在的她,也没有沉溺的资本。逆袭的道路,容不得半分懈怠。
她重新将目光投向摊开的竞赛题库,强迫自己进入状态。系统适时推送了新的专项训练——“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综合应用”。这是她的弱项,抽象的空间想象能力常常让她感到吃力。一道关于异面直线夹角与球面距离的题目,像一座大山横亘在眼前。
她咬着笔头,眉头拧成了死结,在草稿纸上画了一个又一个扭曲的立体图形,试图构建空间模型,却总觉得隔了一层纱,看不真切。挫败感再次如同粘稠的泥沼,一点点将她吞噬。她能感觉到自己的情绪正滑向沮丧的低谷。
几乎是在这个念头升起的下一秒——
【检测到未知干扰源(目标:沈倦)出现微弱信号反馈……频率与宿主当前‘沮丧’情绪波段存在83%吻合度……】
林晚照的心脏猛地一缩。他……又感觉到了?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屏幕忽然亮了一下,一条新信息弹了出来。发信人——沈倦。
她的呼吸瞬间停滞。
点开信息,里面没有任何文字,只有一个干净的图片文件——一幅用专业数学软件绘制的、极其清晰标准的三维空间坐标系示意图。图中,几条代表异面直线的向量被不同颜色标注,它们之间的夹角、公垂线,以及与虚拟球面的关系,都被精确地展现出来,旁边还有几个简洁的箭头和公式标注,直指解题核心。
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却比千言万语更让她心跳失速。
他怎么会知道她正卡在这道题上?是巧合?还是……她的“沮丧”情绪,真的像某种信号,被他接收并解读,然后,他做出了回应?
脸颊不受控制地烧了起来,连耳根都一片滚烫。她捧着手机,像捧着什么易碎的珍宝,指尖都带着微颤。这种超越常理的、隐秘的连接,让她感到恐慌,却又无法抑制地从中汲取到一种难以言喻的、被默默注视和守护着的甜蜜。
她依着图上的提示,重新审视题目,思路豁然开朗。那些抽象的线条和角度,在他绘制的模型下变得具体而清晰。她飞快地在草稿纸上演算起来,笔尖沙沙,带着一种豁然开朗的畅快。
解决完这道难题,她犹豫了很久,才在对话框里输入:“谢谢。图很清晰。” 手指悬在发送键上,迟迟按不下去。总觉得说什么都显得刻意,都掩盖不住那砰砰作响的心跳声。
最终,她还是心一横,按了发送。
几乎是在信息显示“已送达”的瞬间,对方的回复就跳了出来,快得让她措手不及。
“嗯。”
依旧是一个字,言简意赅,符合他一贯的风格。
但林晚照却盯着那个“嗯”,看了足足一分钟。她仿佛能透过这个冰冷的文字,看到他此刻或许依旧平静,但耳根可能微微泛红的侧脸。这种无言的默契,比任何直白的言语都更让人心动神摇。
接下来的几天,林晚照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奇异的能量。她依然埋首于题海,但心态却悄然发生了变化。那些难题不再仅仅是需要攻克的堡垒,也成了连接她与沈倦之间那条隐秘丝线的媒介。她甚至会带着一种近乎雀跃的期待去挑战更复杂的题目,因为知道,当自己陷入困境、情绪低落时,那个“干扰源”很可能再次传来指引。
而沈倦,似乎也默认了这种无声的“辅导”。他不再仅仅在图书馆偶遇时给予点拨,偶尔会在深夜,通过信息发来一两个关键公式的变形思路,或是一道经典例题的另类解法,精准地切中她正在钻研的难点。每一次手机提示音的响起,都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林晚照的心湖,漾开一圈圈带着甜味的涟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