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林鸿彬出现在佳市的东北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受到兵团首长们不算太热情的接待,兵团几位首长也都是将军,但林鸿彬级别再小,那也是中央派来的,算的上是“特派员”了。
林鸿彬也没有特意说自己是“着名”的青云山林场场长,不然或多或少的会给自己加点印象分。
只是兵团首长招待完林鸿彬,转头就打电话给李次辅:“首长,您怎么安排个毛头小伙来调查,这小年轻能干啥啊?而且那一张白嫩的脸一看就是没干过活的。”
没办法,林鸿彬的一张脸太有欺骗性了。
“怎么?看不起年轻人?管了这么多年的兵看问题还这么肤浅,难怪你们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他能干啥跟你没关系,好好配合,怠慢了我拿你是问。”
李次辅直接挂了电话。兵团首长的话那就是质疑他,20来岁时谁没有个白嫩脸庞?20来岁时候我能力差了吗?
林鸿彬还没去休息,地方离的不远,兵团首长那大嗓门,讲的话都被他听到了。
林鸿彬可是在县武装部的报纸上可是看到不少东北生产建设兵团的报道,包括全军通报批评。
这几年,生产兵团人多了,地多了,国家还投入7亿多的资金,但亩产下降到原来的7成,上交粮豆只有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平均每年亏损1亿元以上。
这可是70年代的1个亿,可以买5亿多斤的大米,够这些兵团战士们吃好几年的。
被全军通报批评那是一点不为过。
被训完的兵团首长对林鸿彬来一个“眼不见为净”,第二天早早的把人安排出去了。
之后林鸿彬在一位参谋、两位战士的陪同下开始了走访,要找几个有特点的单位走一走,了解情况。
兵团以农场为主,但也有林场和马场等。
与南方那种一层层梯田相比,东北建设兵团的农场那大多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大田,机械化水平相当的高。当然,拓荒的苦也是真苦。
几十年的时代差、大学写论文时翻了无数篇的经济报告、10年的基层工作经历,让他发现了生产建设兵团的很多问题。
但林鸿彬的任务不是来找茬,而是来找灵感的,是个客人,所以有什么问题他基本不点破。
作为客人,那基本是遵从兵团的安排,肯定是没办法自主行动。到一单位了,就查查数据,看一看瞧一瞧,找人问问话啥的,不出格。
路过村庄的时候,也跟乡亲们聊一聊本地的风土,本地的特产等等。
那天去一林场考察的路上,透过车窗看到不远的山坡上竟然有野猪群在活动,要不是树上已经落了一部分叶子,林鸿彬还真看不到。
“停车,我看到一群野猪。我去弄点,很快回来,你们在这边等着。”
林鸿彬叫停了车,然后开车门直接往山上冲,那速度,陪同的两位战士和参谋都愣住了。
“哇靠,这么快?这还是人吗?怎么办?”一名战士下意识的问道。
“还能怎么办?跟上啊!他都没带枪,出事了怎么办。”参谋急声道。
空手冲向野猪群,跟找死有什么区别?要不是这里离边境足够远,都会怀疑林鸿彬是不是敌特,这么找事情。
职责所在,参谋留着看车,两位战士他们也下了车,子弹都上了膛。
他们跟了上去,不过一会就看不到林鸿彬的身影了。
等他们重新看到林鸿彬时,都有点被吓呆了,只见林鸿彬扛了一头300多斤的野猪从树林里显露出来,猪嘴、猪脚用藤绑住了,重要的是这野猪还在挣扎,明显是活的。
徒手抓大野猪啊,这还是人吗?而且扛一头300来斤的活物跟扛一头300来斤的死猪差别还是相当的大。
“走,回去。”
林鸿彬喊上还在发愣的两人,往路上赶了。
他抓野猪,是因为东北这里的乌苏里野猪体型比较大,穿越前都报道过击毙上千斤的野猪了。
把乌苏里野猪送进空间改良改良,看会出现什么状况,如果能改善猪种那就最好了。这次扑了5头大小野猪,剩下的四头关在空间里了。
这会,这两位战士热情了很多,当兵的最崇拜强者。
“林特派员,你不会有那什么的特异功能吧?”一名战士忍不住问道。
林鸿彬笑答:“啥特异功能啊,都是在学校和部队里学的一点小招式。”
“林特派员,你也当过兵啊?看不出来,真的看不出来。我们以为你就个是大学生。”
“哈哈,当了6年兵,转业也快有两年了。”进了军校也算当兵了,说6年也没错。
“您真是太厉害了!”三人异口同声,眼中满是敬佩。
四人到林场时正是午饭时间,看到抬出一头活野猪时,整个林场都沸腾了,能徒手干野猪的那都是真猛人,崇拜英雄那是人的本性。
这个林场是营级编制。
营长把两位战士招过来问话:“你们是亲眼看到这位特派员徒手抓野猪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