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塔能源中枢内,时间仿佛被那点微不足道的翠绿嫩芽所锚定。塔之核心调动了前所未有的监测精度,聚焦于这生命奇迹的每一个细微瞬间。嫩芽的生长缓慢得几乎以地质年代计算,但它确实在生长,以一种截然不同于以往星光形态的、纯粹物质生命的方式,倔强地伸展。
数据分析显示,这嫩芽并非混沌能量的凝结,其结构更接近已知的植物细胞,却又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与自然能量高度亲和的活性。它像是一个过滤器,又像一个转换器,缓缓吸收着能源井提供的混合能量(包括魔像能量、星铁能量乃至微量的“神树之根”逸散波动),并将其转化为一种更加温和、更具滋养性的生命流质,反哺给幼苗近乎枯竭的本体。
那沉寂的星光核心,在这股涓涓细流般的滋养下,虽然依旧黯淡,但那种濒死的灰败感,似乎被驱散了一线。
更令人惊异的是,塔之核心观测到,随着这翠绿嫩芽的出现,幼苗那原本因规则反噬而变得混乱、脆弱的意识底层,正在被一种更加古老、更加坚韧的生命本能所浸润和修复。这种本能并非智慧,更像是一种深植于存在本身的求生与成长欲望,它不理会规则的冲突,只是沉默地、固执地维系着“生”的状态。
“检测到目标意识结构底层重构。新增‘生命根性’模块(暂定名)。恢复概率重新计算……提升至百分之零点三七。”冰冷的数字依旧渺茫,却不再是绝望的零。
塔之核心暂停了所有试图模拟幼苗能力的激进研究项目。它意识到,这种基于生命本源的自愈与蜕变,远比任何人工复刻都更加精妙和不可预测。它将研究重心转向了辅助——如何优化能量供给,如何为这脆弱的嫩芽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它甚至开始谨慎地引导一丝丝经过高度纯化的自然能量(从龙地洞契约的逆向研究中获得的部分数据),试探性地靠近那点翠绿。
嫩芽对此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微微舒展,仿佛沐浴在春雨中。
---
木叶,汐止城。
防御计划在紧张的氛围中全力推行。港口布下了层层结界,巡逻舰队的班次增加了一倍,感知忍者轮班监控着“千礁迷域”方向的任何能量异动。纲手亲自坐镇,奈良鹿久则统筹全局。他们收到了高塔简短的确认回复,这多少带来了一丝安慰,但没人敢掉以轻心。
然而,阿奎琳娜的渗透,比预想的更加无孔不入。
最初的异常,并非来自能量探测,而是源于市场。几家海产品商铺报告,他们收购的几种特定海鱼和贝类,在短时间内迅速腐败,并散发出一种非正常的、带着甜腻腥气的味道。紧接着,数名处理这些海产的工人出现了轻微的皮肤过敏和精神萎靡症状。
医疗班检测后,并未发现已知毒素,但确认这些海产体内残留着某种微弱的、能影响生物神经系统的信息素。
“是生物污染!已经开始了吗?”纲手看着报告,脸色难看。敌人没有直接攻击,而是在悄无声息地污染食物链,改变局部环境!
奈良鹿久立刻下令全面排查海产来源,并加强了对近海捕捞的监控。同时,他意识到,高塔之前预警的“能量异常”可能并非指强大的能量爆发,而是这种更加隐蔽、弥散性的生物能量场渗透。他立刻将这一发现通过加密渠道共享给了高塔。
---
高塔收到了木叶关于生物信息素污染的情报。塔之核心立刻调整了东部“外延壁垒”的探测模式,降低了能量强度阈值,增加了对特定生物信号和微观能量扰动的扫描频率。
很快,在千礁迷域边缘区域,探测网络捕捉到了极其微弱的、与阿奎琳娜生物单位同源,但信号特征更加分散、更加融入自然背景的能量波动。这些波动如同无数细小的“种子”,正随着洋流和海洋生物的活动,缓缓向汐止城海岸扩散。
“确认低强度、持续性生物污染渗透。威胁等级:中。但具备长期累积及变异风险。”塔之核心评估道。
它面临着抉择。是立刻动用“苍穹之矛”或“肃清者”对污染源区域进行覆盖式打击?但这会暴露高塔恢复了一定的行动能力,可能引来更猛烈的报复,且大规模能量攻击可能引发不可控的海洋生态灾难,正中阿奎琳娜下怀——她或许就在等待高塔采取过激反应。
还是……采取更精准、更隐蔽的方式?
它的意志扫过能源中枢内那点倔强的翠绿。一个基于幼苗之前“净化”与“重构”能力,结合这新生嫩芽所展现的生命亲和特性的方案,逐渐成型。
它开始设计一种新型单位——并非战斗傀儡,而是更接近于环境修复无人机。它们将搭载基于白绝模板优化的生物感应器,能够精准识别并吸附那些弥散的生物信息素和污染能量,并尝试利用模拟幼苗生命波动的场,对其进行无害化分解或转化。
这个方案效率未知,且需要时间,但胜在隐蔽、精准,且符合高塔目前蛰伏修复、避免过度刺激敌人的总体战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