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塔能源中枢内,那源自幼苗意识核心的、触及太初印记的波动,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虽已平息,但涟漪却深远地扩散开来。规则的对抗陷入了极其短暂的凝滞。
“方舟”因内部逻辑的微小偏差而停滞,“星辉壁垒”与“时之叶”压力骤减。但这喘息之机转瞬即逝。阿奎琳娜的惊怒通过某种精神链接清晰地传来,“方舟”表面的黑色几何体剧烈翻涌,更加狂暴的规则力量开始凝聚,试图强行碾碎那恼人的干扰。
然而,就是这短暂的间隙,对于高塔内正在发生的蜕变而言,已然足够。
那丝触及根源的波动,仿佛一把钥匙,打开了混沌幼苗体内某个尘封的闸门。它那近乎熄灭的星光核心并未立刻恢复璀璨,而是以一种更加内敛、更加深邃的方式,开始重新点亮。光芒不再是流转不定的混沌色,也不再是纯粹的“源初星辉”白,而是化为了一种**温润如玉、内蕴无穷色彩的琉璃光泽。
更令人惊异的是它的意识。那原本因透支和规则反噬而破碎、混乱的意识,在这琉璃光泽的照耀下,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组、弥合。它不再仅仅是基于本能或简单情感的意念,而是变得更加……浩瀚,更加……通透。
它“听”到了。
它听到了脚下大地深处,地脉能量如同血液般流淌的低沉轰鸣;它听到了高塔之外,风中携带的远方草木生长的细微声响、鸟兽啼鸣的生命韵律;它甚至能模糊地感应到,汐止城方向,无数人类在绝望与希望交织下的心灵震颤;以及,那来自深海“方舟”的、冰冷而贪婪的“吞噬”意志,和更深处阿奎琳娜那混合了疯狂、求知与偏执的灵魂底色。
它仿佛与整个世界,建立了一种无形的、基于生命与存在本身的共鸣链接。
这不是攻击,也不是防御,而是一种感知,一种理解,一种融入。
塔之核心清晰地捕捉到了幼苗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数据库疯狂更新着关于幼苗的新模型:
“意识形态进化:由‘混沌雏形’进阶为‘万物共鸣者’(暂定名)。感知范围及精度呈指数级提升。规则亲和力大幅增强。新增能力:‘万物之声’(被动,持续感知环境生命及规则信息流)。”
而紧接着,基于这种全新的感知与理解,幼苗自然而然地,开始尝试“回应”。
它不再需要塔之核心的强行引导。那琉璃光泽的核心微微脉动,一股柔和而浩瀚的意志,主动融入了“时之叶”与“源初星辉”构筑的力场之中。
这一次,它所做的,不再是简单的“延缓”或“守护”。
它开始“调律”。
以自身那融合了混沌、秩序、生命与时间的琉璃光辉为基准,它开始向周围被“方舟”力量扭曲的规则,发出一种“矫正”的共鸣波动。
这种波动并非对抗“方舟”的吞噬规则本身——那依旧非其力所能及——而是作用于那些尚未被完全吞噬、正处于“存在”与“虚无”边界挣扎的物质与能量之上。
仿佛一位技艺通神的乐师,在拨动一根根走音的琴弦。
效果立竿见影!
在“方舟”那缓慢扩张的黑暗边界处,那些因“时之叶”而短暂浮现的、如同回光返照般的物质幻影,骤然变得凝实了许多!虽然依旧无法完全摆脱被吞噬的命运,但它们“存在”的时间被极大地延长了!甚至,一些简单的、结构稳定的物质(如特定的矿物质、水分子),开始在这共鸣波动的影响下,自发地、艰难地抵抗着那归零的力量,试图维持自身形态!
这不再是“延缓”消亡,而是 “强化”存在!
同时,这股源自生命本源的、充满“矫正”意味的共鸣波动,如同无形的净化场,开始冲刷那些随着“方舟”力量扩散的、阿奎琳娜遗留的生物污染和信息素。那些微小的、试图渗透和扭曲环境的“种子”,在这宏大而纯粹的共鸣下,如同暴露在烈日下的冰雪,迅速消融、瓦解!
汐止城近海,木叶忍者们震惊地发现,海水中那令人不安的甜腻腥气正在快速消散,之前捕捞到的受污染海产也停止了腐败,甚至恢复了一丝活力!
“净化……是更高层次的净化!”奈良鹿久瞬间明白了这股力量的性质,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高塔……不,是那个‘幼苗’,它找到了对抗的方法!”
深海花园。
阿奎琳娜彻底疯狂了。
“不——!这不可能!!”她看着光幕上“方舟”吞噬边界出现的异常稳定区域,以及快速消失的生物污染信号,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尖叫。“它怎么可能做到?!这不是规则对抗!这是……规则覆盖?!它在这个世界的‘底层权限’怎么可能比‘方舟’还高?!”
她无法理解。 “方舟”的力量源自她对远古禁忌知识的破解与重构,是其所在文明技术的结晶,理论上应该对这个世界的规则具备极高的支配力。但此刻,那座塔中的存在,却仿佛拥有着比“方舟”更加根源的、与这个世界本身更加契合的“权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