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行动的“成功”所带来的短暂振奋,很快被后续的严峻现实所冲淡。特遣队成员,即便是卡卡西和佐助这样的强者,也因规则层面的污染与“根髓燃光”的灼伤,需要进行长期的静养和专门的精神调理。几名伤势过重的队员甚至留下了永久性的认知障碍,再也无法执行一线任务。这血的代价让联合体高层深刻意识到,与规则层面的敌人作战,其凶险远超传统忍界冲突。
而被带回的那几片“数据残片”,更是成了烫手山芋。它们被安置在“深井观测站”下方新建的、多重隔离的“静滞方舱”内。即便是最轻微的能量探测,也显示这些碎片内部蕴含着极度危险、且仍在缓慢演化的规则病毒信息。
山中亥一(在经过紧急治疗后已恢复部分工作能力)带领团队进行了极其谨慎的初步解析。结果令人心惊——这些数据不仅仅是阿奎琳娜实验的记录,其本身的结构就带有强烈的“悖论”与“传染”特性。试图解读它们的研究员,哪怕只是通过间接的能量感应,都出现了轻微的逻辑混乱和精神不适。这些数据碎片仿佛活着的“毒药”,会主动污染任何试图理解它们的意识。
“不能直接研究,”亥一向五影汇报时,脸色凝重,“它们就像潘多拉的魔盒,或者说,一种规则层面的‘模因病毒’。我们需要找到一种绝对安全的‘隔离手套’,或者……彻底销毁它们。”
销毁意味着放弃可能蕴含的、关于规则运作的宝贵知识,尤其是在面对星海威胁的当下。但保留它们,无异于在枕边放置一颗定时炸弹。这个两难的选择摆在了联合体面前。
自然之力研究所,在新蓝图的指引下,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博人作为核心节点,对新蓝图的理解最为深刻。他不再仅仅构建静态的“微光结境”,而是开始尝试引导能量在节点之间流动、循环,形成一个具有初步自我调节能力的微型网络。当他成功引导琉璃色的净光在由他自己、苹奈(嫩绿)、以及另外两名分别具有淡黄(土)和透明(风)光晕的忍者构成的四人网络中顺畅流转时,整个网络的光芒骤然变得更加凝实、稳定,甚至散发出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如同雨后初晴般的清新气息。
这种联动效应,被命名为“星辉共鸣”。共鸣状态下,不仅网络的防御和净化能力显着提升,身处网络中的成员也感到精神更加集中,能量引导更加顺畅,甚至连之前因抵抗“混沌低语”而积累的精神疲惫都得到了缓解。
“太神奇了!”苹奈感受着网络中流淌的、充满生机的能量,惊喜道,“我的力量好像……变得更听话了!”
“能量损耗降低了百分之二十,稳定性提升百分之三十五!”佐良娜看着监测数据,语气中充满兴奋,“这不仅仅是叠加,是质变!按照这个趋势,如果能构建起覆盖整个总部的‘星之罗网’,其效果可能远超我们预期!”
成功的案例极大地鼓舞了所有参与者。更多被选拔的忍者投入到艰苦的练习中,虽然“星辉共鸣”的要求更高,成功率依旧很低,但每多一个成功的节点,网络的潜力就增加一分。联合体总部及周边关键区域,开始零星地出现一个个微弱却坚定的光点,如同夜空中逐渐点亮的星辰,试图连接成一片属于自己的光之网络。
铁之国,雪山之巅。
带土的状态比之前更加糟糕。右半身的暗红色角质层已经蔓延到了脖颈,其上的纹路如同燃烧的余烬,散发着不祥的热量。左半身的虚无则更加深邃,仿佛连光线都能彻底吞噬。动用“根髓燃光”的后遗症持续发作,灵魂层面的撕裂感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
但更让他警惕的,是那来自星海的、如同跗骨之蛆般的“注视”。这注视不再仅仅是观察,开始带有一种细微的、试图解析与模拟的意味。他能感觉到,星空彼端的存在,正在尝试理解他力量构成的“原理”,甚至可能已经在虚拟环境中开始构建他的“模型”。
他就像一个被放在实验台上的标本,每一个细微的力量波动,都可能成为对方数据库中的一条记录。这种感觉让他极其厌恶,也让他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干预,虽然达成了短期目标,却可能引来了更大的、针对他个人的麻烦。
他必须做出应对。
几天后,一份新的、同样无法追溯来源的信息,被直接投射到了鸣人的火影办公室桌面。信息并非文字或图像,而是一段高度压缩的、纯粹的意识流,其中包含了两条关键内容:
第一,是关于那些“数据残片”的明确警告:
“勿触,勿解,勿思。其为规则之癌,意识之毒。强行解读,等同自毁。唯一之法,以‘根源净光’封印或放逐于时空乱流。”
第二,则是一段关于星海注视的、带着冰冷嘲讽的提醒:
“尔等之挣扎,已成‘课堂’之景。‘教师’正在记录,评估,‘优等生’或将获‘奖励’,‘劣等生’或将遭‘清理’。警惕‘关注’,它本身即是危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