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役们连连称是,仓皇而去。
百姓们这才敢出来,纷纷跪地谢恩。武泽苍扶起众人:“诸位请起。是本王失察,让百姓受苦了。从今日起,绝不会有非法税收。若有差役再敢骚扰,可直接来王府申诉!”
这时郎中也赶到了,武泽苍让其为妇人诊治,所有费用由王府承担。
离开小巷,武泽苍心情沉重。减免赋税的政策虽好,但吏治不改革,好政策也到不了百姓手中。
他继续走访,来到城外的乡村。景象更加凄凉:田地荒芜,村庄破败,许多房屋空无一人。
在一个尚有人烟的小村,武泽苍遇到几个正在田里劳作的老农。虽然已是深秋,但他们仍在努力耕作,希望能有点收成度过寒冬。
“老丈,今年收成如何?”武泽苍上前搭话。
老农叹道:“能有什么收成?天旱,地贫,种子也不好...能糊口就不错了。”
武泽苍注意到他们用的农具十分简陋,耕作方式也很原始,完全是靠天吃饭。
“为何不修水利?”武泽苍问,“若有灌溉,收成应该能好些。”
老农苦笑:“公子说笑了。修水利要钱要人,我们饭都吃不饱,哪有力气修水利?官府年年说要修,年年不见动静。”
另一个老农补充道:“去年倒是来了一队官差,说是修水利,每人收了五十文‘水利捐’,结果就挖了条水沟,一场雨就冲垮了!”
武泽苍心中不是滋味。这些问题在现代社会都有成熟解决方案,但在这里却因腐败和贫困而无法实施。
他仔细察看土壤和地形,发现和州虽然干旱,但地下水资源丰富,如果能够合理开发,完全可以发展灌溉农业。
“若是有人提供工具和指导,你们愿意学习新的耕作方法吗?”武泽苍问。
老农们面面相觑,最后道:“要是真能多打粮食,当然愿意。但...但官府的话,我们不敢信了。”
武泽苍理解他们的疑虑。多年的欺骗和盘剥,让百姓对官府失去了信任。
回城途中,武泽苍陷入沉思。和州的问题远比想象的复杂:不仅是贫困,还有吏治腐败、技术落后、民心涣散...
路过市集时,武泽苍发现虽然已是中午,但集市冷清,摊位稀少,货物种类寥寥无几。
他走进一家粮店,询问粮价。店主叹道:“粮价飞涨啊!本地的粮食不够吃,外地的又运不进来。就这点存货,还是我冒险从邻州运来的。”
“为何运不进来?”武泽苍问。
店主压低声音:“路不好走啊!官道年久失修,土匪横行。加上各地关卡层层盘剥,运点粮食成本翻倍,谁愿意做这买卖?”
武泽苍这才意识到,交通和商业也是大问题。和州地处偏远,如果交通不便,商业不兴,经济就很难发展。
在一个茶馆歇脚时,武泽苍听到几个商贩在议论:
“听说王爷免了赋税,是真的假的?” “谁知道呢?官府的话能信吗?” “我看王爷是真心想为百姓做事。前几天还亲自到贫民区救济呢!” “做样子罢了!这些王爷哪个不是来镀层金就走的?”
武泽苍心中不是滋味。百姓的怀疑可以理解,但如何赢得他们的信任,却是个难题。
傍晚回到王府,武泽苍立即召集会议。
“情况比想象的还要糟糕。”武泽苍沉声道,“不仅贫困,还有吏治腐败、技术落后、交通不便、商业不兴...最重要的是,百姓对官府失去信任,民心涣散。”
林惊羽道:“殿下,当务之急是整顿吏治。那些盘剥百姓的胥吏必须严惩,否则再好政策也落实不了。”
云彩姑姑补充:“百姓疾苦,需要立即救济。特别是那些老弱病残,再不想办法,恐怕熬不过这个冬天。”
小福子道:“奴才今天打听到,城里已经有饿死人的情况了。有些人家甚至...易子而食...”
武泽苍心中一凛。竟然到了这种地步!
杨小七从江湖角度提出看法:“王爷,和州地界有好几股土匪,专门打劫过往商队。若不剿匪,商业难兴。”
武泽苍沉思良久,终于做出决定:“好,我们就从最紧迫的做起。”
他详细部署:“第一,立即开设粥厂,救济贫困。云姑,你负责此事,务必让每个需要的人都能吃到饭。”
“第二,整顿吏治。惊羽,你带人彻查所有胥吏,有贪腐盘剥者,一律严惩!同时张贴告示,鼓励百姓举报。”
“第三,组建商队。小七,你挑选可靠人手,组建王府商队,前往邻州采购粮食和必需品。王府出资,平价销售。”
“第四,剿匪安民。王守备,你整顿守军,先剿灭附近危害最大的土匪。”
“第五,兴修水利。我亲自规划几个水利工程,以工代赈,既解决灌溉问题,又提供就业。”
众人领命而去。武泽苍则连夜绘制水利图纸,规划粥厂位置,制定吏治整顿方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