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从极致的混乱与撕裂中艰难上浮,如同溺水者挣扎出水面。首先恢复的,是那无处不在的、粘稠而混乱的规则压迫感——他们回到了归墟之海。
“我界之舟”剧烈地震荡着,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舟体表面布满了细密的裂纹,淡灰色的光泽黯淡到了极点,尤其是舟首的灰色奇点,跳动变得极其微弱且不稳定,仿佛风中残烛。强行启动那成功率不足四成的随机跃迁,对“我界”造成了近乎毁灭性的冲击。
林弦的虚幻身体也变得更加透明,维持形态都显得有些勉强。他强忍着灵魂仿佛被撕裂后又粗暴缝合的剧痛,第一时间稳住舟体,并迅速感知四周环境。
入目所及,依旧是那片无边无际的灰色。但与之前那片靠近“存档区”和概率畸变体的海域不同,这里的灰色海水中,漂浮着无数细微的、闪烁着冰冷理性光芒的……“星尘”。
这些“星尘”并非物质,而是高度凝聚的、偏向“逻辑”与“数学”属性的规则碎片。它们如同有生命的雪花,在灰色的海水中缓缓飘荡、旋转,偶尔相互碰撞,便会迸发出一瞬间的、由纯粹逻辑符号构成的火花,随即又湮灭于无形。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头脑清明却又冰冷彻骨的“理性”气息。这里规则的混乱程度似乎较低,但那种建立在绝对逻辑之上的、不容置疑的“秩序”,反而带来另一种层面的压抑。
“逻辑星尘海……”“启”提供的规则图谱信息在林弦脑海中浮现,标识出这片区域的名称和特性——一个规则相对稳定,但充斥着大量原生逻辑陷阱和数学悖论的危险区域。
他们被随机跃迁到了这里。不幸中的万幸是,暂时没有发现“清道夫”追来的迹象,也没有感知到其他强大的规则生命体。
“冰璇,石岗怎么样?”林弦的声音沙哑,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
冰璇的脸色同样苍白,但比林弦稍好。她检查了一下舱内依旧昏迷的石岗,回道:“他气息平稳,只是尚未苏醒。林弦,你……”
“我没事。”林弦打断了她,现在不是关心自身的时候。他必须尽快修复“我界之舟”,并处理刚刚获得的信息。
他盘膝坐在舟首,首先尝试引导周围灰色海水中的能量。然而,这里的能量似乎受到了那些“逻辑星尘”的影响,带着一种冰冷的“排他性”,极难被“我界”核心的灰色奇点吸收和转化。修复进程缓慢得令人绝望。
他不得不将大部分心神,转向了“我界”内部,那个来自“镜灵7号”的数据包。
数据包在跃迁过程中似乎又解密了一部分。除了那个临时的跃迁算法(已使用),现在显露出来的,是两段至关重要的信息:
第一段,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由多重加密和逻辑锁保护的空间坐标。旁边标注着:【疑似‘彼岸’关联坐标碎片(来源:镜灵主体最终备份,可靠性存疑)】。
“彼岸”的坐标碎片?!
林弦的心脏猛地一跳!这无疑是惊天动地的发现!但“可靠性存疑”这几个字,又像一盆冷水浇下。联想到概率畸变体可能的“诱饵”属性,以及“镜灵7号”崩溃前传递信息的混乱状态,这个坐标是陷阱的可能性极高!
第二段信息,则是一段残缺的日志记录,似乎是“镜灵7号”在彻底崩溃前,仓促截留的、来自“巡天镜”主体的一段通讯碎片:
**【……警告!检测到‘协定’框架外……超高优先级清除指令……来源……(数据损坏)……】
**【……判定:目标‘镜灵网络’存在‘认知偏移’风险……已偏离绝对观测中立原则……】
**【……执行者:‘清道夫’协议……】
【……‘彼岸’真相……触及‘定义禁区’……(强烈干扰)……坐标……(乱码)……备份……(数据损坏)……】
这段残缺的信息,让林弦背后发凉!
“巡天镜”的网络,因为“认知偏移”和可能触及了“定义禁区”的“彼岸真相”,而被“协定”框架之外的某个更高权限,动用了“清道夫”进行清除?!那个冰冷的、抹除一切的信息废墟,竟然是“巡天镜”一个分体的葬身之地?!
那么,这个“彼岸”坐标,究竟是“巡天镜”用生命换来的真相,还是“清道夫”或者说它背后的存在,故意留下的、用来引诱其他“认知偏移”者的毒饵?!
林弦感觉自已陷入了一个巨大的、充满迷雾的漩涡中心。“观测者”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巡天镜”似乎发现了什么不该发现的秘密而遭殃。而自已这个“意外变量”,此刻却手持着这把不知是钥匙还是催命符的“坐标”!
必须验证这个坐标的真伪!但在自身状态如此糟糕,且缺乏足够信息和力量的情况下,贸然前往无异于自杀。
当务之急,依旧是修复“我界之舟”,恢复力量。
他暂时压下对坐标的思考,将注意力集中到眼前的困境。吸收外界能量效率太低,他必须另想办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