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青竹村被一层薄雾笼罩着,空气清新湿润,带着泥土和青草的香气。村后的青山洗去了尘埃,显得格外翠绿,溪水潺潺流淌,清澈见底,偶尔有几条小鱼游过,泛起一圈圈涟漪。村口的大榕树枝叶更加繁茂,树下的 “石敢当” 石碑被雨水冲刷得锃亮,碑前的香炉里,村民们新插的香燃得正旺,青烟袅袅升起,飘向远方。
林通站在新建清水祖师庙的石埕上,手里拿着罗盘,仔细测量着村里的风水格局。罗盘的指针稳定地指向正南方,不再有丝毫颤动,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 龙脉的气场正在逐渐恢复,但要想彻底稳固,还需要进一步的调理。
“林师傅,恁在看什么呢?” 阿福端着一碗热茶走了过来,递给林通,“这几天辛苦恁了,村里的厝屋都修复得差不多了,滑坡的山体也种上了灌木,接下来该做什么?” 林通接过热茶,喝了一口,说道:“龙脉虽然在恢复,但根基还不稳。‘山管人丁水管财’,要想让阮村长治久安,还得做两件事:一是在村后的龙脉沿线种上风水树,巩固龙脉的气脉;二是在龙脉的‘龙首’位置建一座风水塔,镇住四方煞气,聚气纳福。”
“风水塔?” 阿福有些疑惑,“那是什么样的塔?建起来麻烦吗?” 林通笑了笑:“风水塔不用太大,三丈高就够了,用青砖砌成,塔身刻上八卦符号和符咒,塔顶装一个铜制的葫芦,能聚气镇煞。建起来不算麻烦,只要村民们齐心协力,半个月就能完工。” 他顿了顿,又道:“至于风水树,要选松树、柏树、樟树这几种,它们属阳,生命力强,能吸收煞气,涵养龙脉。我们要在村后从龙首到龙尾的位置,种上一百零八棵,形成‘龙脉护佑阵’。”
阿福点点头:“好!我这就去召集村民们商量,一定把风水树和风水塔建好!” 林通拉住他:“别急,‘做风水,先问神,后问人’,我们得先去土地庙掷筊问神,看看神明是否同意。另外,建塔和种树的日子也要选好,必须是吉日良辰,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两人来到土地庙,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村民,阿婆也在其中。林通拿起筊杯,对着土地公的神像拜了三拜,说道:“土地公在上,青竹村龙脉初复,为稳固气脉,祈求平安,拟在村后种植风水树百零八棵,在龙首位置兴建风水塔一座,恳请土地公指示,此方案是否可行?何日动工为宜?” 说完,他将筊杯扔在地上。
“圣筊!” 村民们欢呼起来,只见筊杯一正一反,稳稳地落在地上。林通又问道:“恳请土地公指示动工吉日。” 再次掷筊,依旧是圣筊,他翻开黄历一看,说道:“土地公指示,三日后辰时适合种植风水树,五日后巳时适合动工建塔!” 村民们都兴奋不已,纷纷表示要出力:“我家有松树苗,明天就挖来!” “我会砌砖,建塔的活交给我!” “我家孩子也能帮忙浇水,人多力量大!”
看着村民们热情高涨的样子,林通心中充满了温暖。他说道:“种树和建塔需要大家分工合作。阿福主任负责统计树苗数量和建筑材料,李伯负责组织后生们挖坑种树,王大叔负责带领工匠们建塔,妇女们负责准备饭菜和茶水,孩子们可以帮忙浇水、递工具。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把事情办好!” 众人纷纷点头,各自领了任务,忙碌了起来。
接下来的三天里,青竹村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村民们有的上山挖树苗,有的准备青砖、水泥等建筑材料,有的平整土地,有的制作塔顶的铜葫芦。林通则每天都在村后勘察,确定每棵树的种植位置。“这棵松树要种在龙腰的位置,这里气脉较弱,需要强木来扶持。” “那棵柏树要种在龙尾,挡住外泄的气脉。” 他一边指挥,一边讲解,村民们听得认真,也渐渐明白了风水树的作用。
三日后辰时,种植风水树的仪式正式开始。村后的山坡上,一百零八个树坑已经挖好,树苗整齐地排列在一旁。林通穿着唐装,手持桃木剑,站在最前面的树坑旁,供桌上摆着三牲、香烛、黄纸。“吉时到!” 他大喝一声,点燃香烛,诵念起《安龙咒》:“赫赫阳阳,日出东方,遇咒即散,遇符即亡。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诵完咒语,他拿起一棵松树苗,小心翼翼地放进树坑,填上土,浇上清水。
“开始种树!” 随着林通一声令下,村民们立刻行动起来。后生们扛着树苗,放进树坑,妇女和孩子们帮忙填土浇水,老人们则在一旁指导,确保每棵树都种得端正。赵天虎也来了,他穿着便装,和村民们一起扛树苗、填土,丝毫没有老板的架子。“林师傅,这样种树真的能巩固龙脉吗?” 他一边浇水,一边问道。林通点点头:“这些树就像是龙脉的毛发,毛发旺盛,龙脉才能有活力。‘看风水,就是看家运、看子孙’,这些树不仅能稳固风水,还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