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盛堂”的价格攻势在“百草轩”坚如磐石的品质壁垒前,如同潮水拍击礁岩,虽声势浩大,却未能动摇其根本。经过月余的激烈交锋,州府的药膳市场逐渐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永盛堂”凭借低价和规模,占据了中低端市场的大部分份额,门面依旧热闹;而“百草轩”则依靠卓越的品质、深厚的口碑和忠实的核心客户群,牢牢守住了高端市场与那些追求实效的百姓之心,店内客流虽不复往日摩肩接踵,却稳定而优质,营业额并未受到致命冲击。
这场风暴,反而成了“百草轩”内部淬炼的熔炉。林薇薇的沉着指挥、团队的紧密协作,尤其是春生在危机中展现出的独当一面的能力,都让这间老店焕发出更坚韧的生机。然而,林薇薇深知,僵持并非长久之计。对手资本雄厚,耗得起,而“百草轩”必须寻求新的突破,才能打破僵局,真正实现“药香普惠,名扬四海”的抱负。这突破的关键,在于持续的创新和将影响力扩展到更广阔的天地。
这一次,林薇薇决定将创新的重任,更多地交付到春生肩上。一日,工坊内药香弥漫,林薇薇将春生唤至药柜前,指着里面分门别类、标注清晰的数百味药材,郑重说道:“春生,与‘永盛堂’这一役,你做得很好,已然能独掌大局。然守成易,开拓难。‘百草轩’欲要长久立足,乃至扬名四海,不能仅靠‘固本培元膏’一两样拳头产品。接下来,为师欲让你主导,研发一两款适合夏秋之交、针对常见时令小恙的新品。你可有此信心?”
春生闻言,眼中瞬间迸发出明亮的光彩,既有被信任的激动,也有迎接挑战的兴奋。他深吸一口气,拱手肃容道:“师父信任,弟子必当竭尽全力!近日天气转凉,燥气渐起,弟子观察店内顾客,多有因秋燥引发咽干口燥、咳嗽鼻塞,或夏季积滞未消导致食欲不振、脘腹不适者。弟子心中已有一些模糊想法,正想请教师父。”
“哦?说来听听。”林薇薇鼓励道。
春生整理了一下思绪,侃侃而谈:“弟子想尝试两款产品。其一,针对秋燥咳嗽、咽喉不适,想以雪梨、百合、银耳为主料,润肺滋阴,但觉其性偏凉腻,想佐以少量杏仁宣肺,更想加入一味……罗汉果!此物甘凉,清热润肺,利咽开音,且自带甘甜,可替代部分糖蜜,使其口感更佳,尤宜不喜药味者。其二,针对食积不化、脾虚湿困,想在前人‘山楂麦芽’基础上,加入陈皮理气,茯苓健脾,更想尝试加入极少量炒香的鸡内金粉,增强消食导滞之功,制成便于携带的‘健胃消食散’。”
林薇薇仔细听着,眼中赞赏之色愈浓。春生的思路清晰,不仅考虑了常见病症,更在经典配伍上有所发挥,尤其是罗汉果和鸡内金的应用,虽非独创,但能想到将其巧妙融入药膳,且顾及口感和剂型,足见其平日用心之深和敢于尝试的勇气。
“想法甚好!”林薇薇肯定道,“罗汉果润肺利咽,确是对症佳品,然其性凉,需注意用量,并与温性食材平衡。鸡内金消积力强,但腥气较重,炮制去腥是关键,用量亦需精准,过则伤胃气。你可先小批量试制,摸索最佳配比和工艺。所需药材,尽可取自库房,若有难寻之物,让石头去办。”
得到师父的首肯和支持,春生干劲十足。他立刻投入到了忘我的研发工作中。白日里他依旧要处理店务和监管“固本培元膏”的生产,研发工作多在夜晚进行。工坊的灯火常常亮至深夜,春生或伏案查阅典籍,或守在小药炉前仔细观察火候,或亲自品尝调整配方,神情专注,不知疲倦。林薇薇并未过多干预,只在他遇到难点时给予关键点拨,充分给予他发挥的空间。
就在春生潜心研发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机缘,正悄然向“百草轩”靠近。
这日午后,一位年约四旬、衣着素雅却难掩华贵之气、面容带着几分旅途劳顿的妇人,在一位贴身丫鬟的陪伴下,走进了“百草轩”。妇人眉宇间锁着一缕轻愁,气色略显苍白,步伐也有些虚浮。她并未像寻常顾客般直奔柜台,而是静静地打量着店内的陈设,目光在那幅“药膳惠民”的御赐匾额上停留了许久,眼神中流露出几分审视与期盼。
负责接待的石头见其气度不凡,不敢怠慢,连忙上前招呼:“这位夫人,请问需要些什么?本店各类药膳茶饮、膏方丸散皆有,或可为您介绍一二?”
妇人微微颔首,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疲惫:“听闻贵店药膳调理颇有独到之处,尤擅固本培元。不知……对于舟车劳顿、心脾两虚、夜不能寐之症,可有温和的调理之法?”
石头心知遇到了疑难杂症,且对方身份可能不一般,便更加谨慎地答道:“回夫人话,调理需因人而异。小店有专司药膳咨询的师傅,可否请师傅为您细看一番,再行定夺?”
妇人点头应允。石头本欲去请林薇薇,恰逢林薇薇正在内室与一位老主顾商谈,而春生刚结束一轮试验,正在整理记录。石头略一思索,想到林薇薇平日对春生的栽培和信任,便转而请春生前来应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