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刘兆龙带着两个小弟,开车来到了龙口镇的一条商业街。
三人凑够车上下来。
刘兆龙嘴里叼着烟,眯眼看着前方的一排收售手机的维修铺。
这些铺子外表不起眼,却暗地里藏着巨大的现金流。
刘兆龙前几天试过找他们合作,全被婉拒了。
这次,他不谈合作,而是直接出货。
只见刘兆龙率先走进其中一家门面最小的铺子。
老板正在店内研究六合彩。
刘兆龙笑着说道:“老板,新到的一批香江的机子,串码改过,单价五百,要几台?”
老板一愣,抬头看他:“你谁啊?”
老板每天都要应付很多人。
对于刘兆龙的印象并不深。
刘兆龙让小弟把箱子放在台面上,拉开一条缝,几台包装完整的索尼手机躺在泡沫纸里,崭新得像刚出厂。
“你可以先验。”刘兆龙点了根烟,笑着说道:“试试看。”
老板眼神复杂,手指翻了翻,试了一台,确实是真货。
刘兆龙低声说:“今天我还要跑十家店,每家店只出十部,先到先得。”
老板一听,皱着眉问道:“只要500一部?”
“你不要,我就走。”刘兆龙说着,便往外走。
“哎,等等。”老板急忙追了上去:“我要,都给我吧。”
说着,老板不再多话,立即去柜子里,取出现金。
当着刘兆龙的面,点了十部的钱。
刘兆龙验了一下钱,然后走出维修铺子,嘴角勾起一丝笑。
“这就是开了第一单了。”
刘兆龙笑着对小弟们说道。
走到隔壁。
和之前一样,小弟放下纸箱。
刘兆龙不慌不忙地说:“老板,看看新到的香江水货,货真价实,五百一台,不讲价。串码处理过,开机正常,电池原装。”
老板抬眼瞥他一眼,语气冷淡:“谁介绍的?”
刘兆龙掀开箱盖,拿出一台索尼K770,递过去,“你试一试。”
老板接过手机,插上电源,亮屏。
“原装壳子?”老板是识货懂行的。
“港尾仓处理机,原壳原码,今天只出十台。”
刘兆龙认真说道。
老板没再说话,抽屉里掏出五千现金,拿了十台。
“你这价太狠了吧。”老板说道。
刘兆龙咧嘴一笑。
出了门,他迅速赶往下一家。
……
到了小西门,他直接冲进一家写着“数码配件批发”的铺子,连介绍都懒得多说:“老板,K770,你要不要?”
店里两个年轻伙计正在搬货,一听这个型号,顿时来了精神。
“多少钱?”伙计问。
“五百。”刘兆龙回答道。
“五百,开玩笑的吧。”老板皱着眉说道。
“可以先验机。”刘兆龙笑着说:“随便验。”
老板让伙计连着开了两台,包装完整,串码一致,顿时点头:“十台太少了,你还有多少货?”
“今天最多只剩下这些。”刘兆龙不假思索地说。
“行,我先订着,你给我留一个电话,我回头联系你。”
老板对刘兆龙说道。
不到一个下午,刘兆龙带出来的三箱机子,只剩下最后十台,装在副驾驶座上,晃晃悠悠。
这批压在他手上一个月的货,三小时甩得七七八八。
虽然卖出去确实在亏钱,但这一刻,他却有种久违的畅快。
不是因为卖了多少钱,而是他终于有了盼头。
第二天一早,刘兆龙还没起床,他的手机震个不停。
刘兆龙随意按下通话键:“刘老板,我是昨天北城区那个老宋,你那手机还有吗?我店里卖得很快,客户拿了就走。”
刘兆龙刚应付完,电话又响了。
“刘老板,有多少我全收,价钱你说。”
“刘哥,我朋友店昨天晚上一口气卖完了,客人都找我要货,你还有没有?价格你开嘛。”
刘兆龙披着睡衣靠在床头,耳边都是“还有货吗”“全收”“一周预定”等字眼。
他盯着屏幕,半天没说话,眼神里的疲惫,一点点被光替代。
回云海这么久,第一次有人抢着找他订货。
这才是生意的开端。
……
隔天早上十点,阳光晃眼,天气闷得像是下一秒就要落雨。
刘兆龙蹲在花湖夜市一间铺子后巷,正跟一个客户交货。
箱子是从副驾驶上拖下来的,撕开胶带后露出整齐码放的手机。
每一台都包着泡泡纸。
“段老板,你先验下货吧。”
刘兆龙一边说着,一边叼着烟,把泡泡纸往箱子里一推,脸上带着笑。
但笑意刚起,耳边却传来一阵尖锐的警笛声。
这刺耳的声音,仿佛一刀扎进心口。
巷口,一辆白底红条的执法车停了下来。
几名穿着“市场监督执法”制服的人员快步走进来,为首的一人脸色铁青,眼神像刀子一样在人群中扫来扫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