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二十八年辛卯(公元451年)
春季,正月初一(丙戌日),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瓜步山上大规模召集大臣,按等级授予爵位、赏赐财物。北魏军队沿长江点燃烽火;刘宋太子石卫率尹弘对宋文帝刘义隆说:“胡族这样做,一定是要撤军了。”初二(丁亥日),北魏军队劫掠百姓、焚烧房屋后离去。
先前,刘诞世谋反时,江夏王刘义恭等人上奏称,彭城王刘义康多次口出怨言,动摇民心,导致心怀不满的人产生叛乱念头,请求将刘义康贬到广州。宋文帝准备迁徙刘义康,先派人告知他,刘义康说:“人终有一死,我难道贪生怕死!若我终究会成为叛乱的祸根,即便迁到远方又有什么用!请让我死在这里,我耻于再多次迁徙。”最终还没来得及动身。北魏军队抵达瓜步时,人心惶恐。宋文帝担心心怀不满的人再次拥戴刘义康叛乱;太子刘劭、武陵王刘骏、尚书左仆射何尚之多次上奏,建议尽早处置刘义康;宋文帝于是派中书舍人严龙携带毒药,赐刘义康自尽。刘义康不肯服药,说:“佛教不允许自杀;请你们随意处置。”使者用被子将他闷死。
江夏王刘义恭认为碻磝(今山东茌平西南)无法坚守,召王玄谟退回历城(今山东济南);北魏军队追击,击败王玄谟,最终夺取碻磝。
起初,宋文帝听说北魏将要入侵,命令广陵太守刘怀之提前烧毁城池府库、船只,率领全部百姓渡过长江。山阳太守萧僧珍将百姓全部召集进城,朝廷运送粮草武器到盱眙(今江苏盱眙)和滑台(今河南滑县)的物资,因道路不通,都留在了山阳;萧僧珍还蓄满池塘的水,等北魏军队到来时,决堤灌敌。北魏军队路过山阳,不敢停留,转而攻打盱眙。
北魏太武帝向臧质索要酒,臧质把尿封在容器里送给他;太武帝大怒,下令修筑长墙包围盱眙城,一夜间就完工了;又搬运东山的土石填平护城河,在君山修建浮桥,切断盱眙的水陆通道。太武帝给臧质写信说:“我现在派去攻城的士兵,都不是我们本族人,城东北面是丁零人和胡人,南面是氐族、羌族。就算丁零人死了,正好能减少常山、赵郡的贼寇;胡人死了,减少并州的贼寇;氐、羌人死了,减少关中的贼寇。你若杀了他们,对我没有任何损失。”臧质回信说:“看了你的信,完全明白你的险恶用心。你仗着自己是骑兵(“四足”代指战马,借指骑兵),多次侵犯我国边境。王玄谟在东边撤退,申坦在西边溃散,你知道原因吗?难道你没听过童谣吗?只因卯年还没到,所以让这两支军队为你打开渡长江的通道罢了;这是上天注定的期限,不是人力能改变的。我奉命消灭你,目标是像汉高祖在白登击败匈奴那样灭你,军队还没走多远。你自己来送死,岂能再让你活着回去,回到桑干河(北魏发祥地附近河流)享受?你若幸运,会被乱兵杀死;若不幸,就会被活捉捆绑,用一头驴驮着,直接送到京城斩首。我本来想保全自己,但如果上天不保佑,被你打败,就算被你碎尸万段、剁成肉酱,也不足以向朝廷谢罪。你的智谋和兵力,难道能超过苻坚吗?如今春雨已下,我国军队正从四方集结,你尽管安心攻城,别忙着逃跑!要是缺粮食,可以告诉我,我会拿出粮仓里的粮食送给你。你送来的刀剑,是想让我用它们砍你吗!”太武帝气得发狂,打造了一张铁床,上面安着铁刺,说:“攻破城池抓住臧质,就让他坐在这张床上。”臧质又给北魏士兵写信说:“你们告诉胡人中的官员百姓:拓跋焘给我写信,对我是这样的态度。你们本是中原百姓(“正朔之民”指奉中原王朝历法的百姓,代指汉人),为何要自取灭亡,难道不知道转祸为福吗!”还附上朝廷的悬赏令:“谁能砍下拓跋焘的头,封万户侯,赏赐布、绢各一万匹。”
北魏军队用钩车钩住盱眙城楼,城内士兵用绳索拴住钩车,几百人呐喊着拉绳索,钩车无法后退。到了夜里,城内士兵用绳子吊着木桶,让士兵藏在桶里吊出城,砍断钩车的钩子,缴获了钩车。第二天,北魏又用冲车攻城,盱眙城墙坚硬结实,冲车每次撞击,只掉下几升土。北魏军队于是肉搏登城,士兵轮流替换,掉下来又爬上去,没有一人后退,死伤数以万计,尸体堆得和城墙一样高。北魏围攻了三十天,始终没攻破城池。恰逢北魏军中流行瘟疫,有人报告说刘宋朝廷派水军从海路进入淮河,又下令彭城守军切断北魏军队的退路;二月初一(丙辰日),太武帝烧毁攻城器具,撤军离去。盱眙人想追击,沈璞说:“现在我们兵力不足,能坚守城池就不错了,不能出城作战;只需整理船只,装作要北渡追击的样子,促使他们快点逃走,不用真的出兵。”
臧质认为沈璞是盱眙城主,让他向朝廷上奏报捷,沈璞坚决推辞,把功劳归于臧质。宋文帝听说后,更加赞赏沈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