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关雍城,上演了一险到极致的营救战,一场来自北地的渭南王府重骑的表演秀。
军中是崇拜勇武的,勇气与武力,重甲骑卒的传说,将会在南军流传下去。
欢呼声停止了,唐府带来的重骑,可想而知将会连续霸占多日城内热搜。
最为紧要的是,鼓舞了军心。
宫万钧很开心,心中连日的阴霾一扫而空。
更让他开心的是,唐云并没有直言拒绝“借调”重骑这事。
老帅眼光多毒辣,二十三骑人数虽少,只要用对了地方,定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甚至扭转一场小型战役的走向。
开心,并且眼光毒辣的老帅,很快就开心不起来了。
正是因为他眼光毒辣,乐呵呵的问了薛豹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这种重甲加马具,急头白脸打造一套,得多钱。
薛豹说了一个大致的数字,老帅脸上的笑容凝固了。
笑容凝固的老帅又问了一个问题,如果急头白脸打造出来一套,再急头白脸的咬着牙保养,得花多少钱。
薛豹又给出了一个数字,老帅骂骂咧咧的走了,也不自称本帅了,直接自称老子,老子有那钱,他娘的养几百正经的骑卒好不好!
除了不高兴,还有一个没头脑。
没头脑是鞠峰,起初挺高兴的,上来后缠着薛豹等人想要结拜,然后问问这些结拜兄弟愿不愿意干回老本行,加入他们的弓马营,可以当祖宗伺候。
没头脑听过两个数字后,头脑瞬间清醒了,也不结拜也不认爹了,嘀嘀咕咕的,全弓马营七零八碎加下水撺掇撺掇打包一起卖了,都养不起百名重骑。
唐云一直在旁边听着,心里直犯嘀咕,给薛豹拽角楼里,鬼鬼祟祟的又详细问了一下。
如今的薛豹面对唐云,那就是属于是金莲醉卧阿庆怀,空门打开不设防,哪会有任何隐瞒,一五一十的说了。
唐云听的直吸凉气,终于知道为什么渭南王养的重骑一代比一代少,王府为什么一代比一代落魄了。
这种重骑,根本没有任何性价比!
说的再通俗点,手里有二百万,下面有无数小弟,要去干架,是拿这二百万买一把十分牛B的火箭筒,还是人手一把AK配几颗手雷?
答案显而易见。
刚见到薛豹这些人的时候,马骉和牛犇探讨过这个问题,马骉认为不算马具的话,一套重甲打造应该是在八百贯左右,牛犇说是一千二百贯。
当时唐云还换算了一下,按照购买力,大虞朝的一贯,约等于后世的两千软妹币,一千贯就是二百万,二百万买个铁壳子套身上,又不是坦克,忒贵了。
现在才知道,二百万都够呛。
钱反而不是最重要的问题,而是时间、技艺。
首先是时间,从人到马,都得精挑细选,还涉及到淘汰率。
人,不能太高大,本身就穿着重甲,还得骑着马,人受得了,马也也受不了啊。
人不高大倒是好办,主要是不高大,还得有劲儿!
这就很难为人了,等同于要求一个身高一米六,体重只有八十来斤儿的姑娘拥有一对D。
这种有劲儿,不是说咔咔选蛋白粉吃各种补给然后往死练就行了,而是类似于扎兽药,各种龙,练好了行,练不好直接脑袋变尖。
要知道薛豹这些重骑是不用长刀的,左手弩右手枪,敌人少,直接冲,敌人多,直接射,射少了往死里冲,冲不动长枪开始扎,就这个战术。
这就要求有劲儿但身材不高大的骑卒,必须要专精三件事,射、骑、枪。
寻常大营军伍,练好一样本事就可以了,例如弓马营,或者最精锐的北关骑卒,最多练好两样本领,重甲骑卒,则是四样,除了射、骑、枪外,还要在特殊情况下,能够利用战马这种小型移动堡垒进行步战!
就是说,这群人上马能冲锋,当骑卒用。
疾驰能射箭,当弓手用。
下马能步战,当步卒用。
渭南王府训练重骑,那都是十里挑一,还是因为现在穷了,条件没那么严苛,比较宽松了。
往上数几代,王府还阔气的时候,那都是百里挑一,从小开始挑,开始练,练成了是重骑,练废了只能当佃户或是家丁,这期间还要去北军骑卒营累计实战经验。
吃的、喝的、如何练,麻烦的要死。
除了人,马也要精挑细选,从顺从度到耐力,再到体型,包括踏上战场之后的表现等等,除了训练还要进行观察,进行实战,不断与骑士磨合,同样是十里挑一,百里挑一。
最为残酷的是,这种重甲骑卒的战马,要比寻常军马的寿命短,一匹马,正常的寿命是三十年左右,养的不好,二十五年到三十年。
军中战马,寿命普遍是十五到二十年。
而重甲战马,寿命只有十年左右,如果要是常年作战,经常训练,套着马具驮着重甲进行训练的话,寿命更短。
光是人与马的训练就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然后再说甲,也就是技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