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后世传承:从嵇绍到涟水嵇氏
嵇康虽遭杀害,但他的血脉和精神却通过后代得以延续。这些后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方式传承着嵇康的风骨和才情。
嵇康的儿子嵇绍,字延祖,在父亲被杀时年仅十岁。嵇康临刑前,并没有将儿子托付给兄长嵇喜,而是交给了曾经绝交的山涛,他对儿子说:“巨源在,汝不孤矣。”这多少有点让人意外,看来当初的绝交也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这一托孤之举,体现了嵇康对山涛人品和政治操守的信任,也反映了他对儿子未来的深思熟虑。山涛果然不负所托,在嵇康死后悉心照顾嵇绍,并在晋武帝司马炎建立西晋后,举荐嵇绍出仕。山涛对晋武帝说:“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人乎?”
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既是对嵇绍才华的肯定,也是对嵇康与司马氏恩怨的一种化解。嵇绍后来官至侍中,为官正直,颇有父风。在晋皇室内部的“八王之乱”中,嵇绍为保护晋惠帝而死,《晋书》记载:“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散溃,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扞卫,兵交御辇,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以“何不食肉糜”流传于世的傻皇帝司马衷也有不傻甚至可爱的地方,后来甚至说染有嵇侍中的血的衣服不要洗了。
嵇绍的死,与父亲嵇康一样壮烈,但性质却截然不同。嵇康是因不合作而被杀,嵇绍却是为保护君主而牺牲。父子两代,以不同的方式诠释了士人的气节与忠诚,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吊诡之一。时代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选择。
除了嵇绍这一支外,嵇康的后裔后来还有迁徙至江苏涟水(旧称安东)的,形成了涟水嵇氏家族。
涟水嵇氏的始迁祖为四十三世祖嵇大成,他是北海人,南宋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镇南节度使、龙虎上将军等职。退任时路过涟水,因“爱其土俗”,畏北方战乱频仍,遂定居涟东。
嵇大成之孙嵇安,字宽济,自幼“喜弓矢,长武勇,精骑射”。金末大乱时,嵇安“集义旅、树堡栅,以护乡井”,被南宋淮东制置使奉诏授以承节郎、沿海巡检使职。他还“增建筑堤堰六十四处,兴修水利,劝民农耕,赈济流民”,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实事。
涟水嵇氏家族自宋以来,代有才人出。族中如嵇宗孟等人都是载入各类志书和史籍的杰。
嵇宗孟,字子震,号淑子,18岁中秀才,22岁成为选贡生。入清后,他参与创立“望社”,与众多名士交流诗文。后出任浙江温州司理,在任期间“伸理冤案,力设盐场,振兴学宫”,深受百姓爱戴。
嵇康的后裔,无论是在动荡的魏晋时期,还是在后来的宋元明清,都保持着先祖的才情与风骨,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颇有特色的文化世家。
喜欢历史奇人传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历史奇人传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