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西门可能遭突袭,杨柏的脸色顿时大变。
杨柏提出了疑虑:“就算他们绕到西门,骑兵也无法直接攻城。”
曹仁听后,疑惑吕布的真实意图,便派杨柏领兵驻守西门。
杨柏的计划是拖延三天,等待第二批援军到来,内外夹击一举击败吕布。
曹仁与文聘同意了这一策略。
在城外,庞德下令部队佯攻安阳县东门。
面对地形挑战与敌军可能的疑心,庞德深感压力,决定亲自登上前线指挥战斗。
他坚定地认为三天破城的计划必须如期进行。
尽管隐约感觉敌军并未上当,庞德依然坚守岗位,血战至夕阳西下。
朝廷兵马暂时结束战斗。
与此同时,吕布率领的军队正在西南方向的山路上连夜行军。
荀攸熟知地形,指出军队已经越过西南沟,即将到达通往南郑安阳的唯一官道。
吕布听后大喜。
吕布点头,表示认同荀攸的策略。
此刻,他深信胜算在握。
随即下令:“所有将士即刻下马休息,半个时辰后,重新出发。”
并传唤马岱前来,传达重要指令。
传回的景象落在刘胜眼中,他看穿荀攸的计谋,内心赞叹荀攸不愧为汉末顶级谋主之一。
有荀攸为吕布谋划,这对组合几乎天下无敌,只要吕布不做出愚蠢的决策。
马岱很快来到吕布面前,恭敬地聆听指令。
吕布详细告诉他:“你需率领部下沿官道冲向安阳县的西城门,然后绕城狂奔,给西门守军制造压力。”
马岱领命,但心中对只有骑兵无法攻城的现实有所疑虑。
吕布解释:“公达先生制定的计划是,首先让庞德攻打安阳东门,吸引城中主力注意。
你的任务则是绕西城狂奔,给予压力。
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后续策略。”
马岱虽仍有疑虑,但也只能按照命令行事。
“行至关键第三步。”
“我率领大军击溃了支援安阳县的曹洪、蔡瑁部下。”
“利用败军旗帜、盔甲伪装。”
“骗开城门。”
总结起来就是围点打援,伪装成援军攻入城中。
“明白了!”
众人恍然大悟。
...
安阳县城攻防战的第二天,朝阳初升,交战比昨天更为激烈。
城外的战鼓声、马蹄声震耳欲聋。
杨柏站在西门城头,面对城外奔袭的骑兵,心中毫无惧色,反而松了一口气,“骑兵攻城无用,只需等待援军明日抵达,便可内外夹击。”
他决定坚守城池,等待救援。
时光荏苒,第三天来临,安阳县的战斗进入了最后的决战时刻。
南郑县至安阳县的官道上,曹洪重整旗鼓,下令全军迅速集结,全速前往安阳。
隔壁的蔡瑁军中有人询问是否提前行动,曹洪意识到形势的严重性,“告诉蔡瑁,我们一步错,步步错。”
若让吕布占据安阳县,刘备的军队将以此为跳板,源源不断地进入汉中。
蔡瑁闻讯后,提议先派先锋军出发,大军随后跟进。
他推荐了族弟蔡中。
曹洪同意,命令蔡中先行,大军随后跟进。
夜色笼罩,寒风阵阵。
蔡中率领五千先锋军急行军,马蹄声声,回荡在静寂的官道上。
蔡中抬头,瞥见漆黑的山影,一股阴冷萧杀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心中涌起不祥预感,却作为大将努力将其甩出脑海。
他果断下令加速前进,务必在天亮前抵达安阳县。
传令兵迅速传达命令,队伍加速行进。
经过一个时辰的急行军,先锋军冲出山道,眼前是一片平地。
这时,有校尉建议在此地休整,但蔡中担忧一旦下马休整,士气难以恢复,而且安阳县局势紧急,遂决定继续前行。
然而,随着众多校尉的劝说,他最终决定原地休整一炷香时间,随后全军继续出发。
先锋军将士纷纷下马休息,蔡中担忧前方有埋伏,派出哨骑打探情况。
然而,一炷香时间过去,派出的哨骑却一个未归。
蔡中开始焦急,心中怀疑前方真的有埋伏。
暗夜中,星辰骤现,犹如流星坠地,朝着先锋军队猛攻。
蔡中所领军队猝不及防,箭雨如织,火光照亮天际。
火箭接连落下,将士们纷纷中箭倒地。
混乱之中,蔡中发出指令,让将士们聚拢,举盾构筑军阵。
然而,朝廷兵马已发动冲锋,声势浩大。
突然,远方山林传来一声长啸,仿佛波潮般冲击着人心。
吕布率领的大军悄然出现,其身份被确认为大汉皇叔麾下大将。
他的出现,如同狂风骤至,所到之处敌军溃不成军。
面对这样的敌人,蔡中所领军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敌无匹敌,吕布独领群雄!
投降免死,负隅顽抗者必死无疑!骑兵如影随行,奔腾而至,势如破竹,无人能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