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石’共鸣强度还在涨,都快到一级警戒阈值了!”技术人员的声音在死寂的指挥中心里炸开,特别刺耳。
屏幕上,代表“基石”核心稳定性的曲线早没了之前的平稳,正跟着月球方向那狂暴攻击信号的波动,一起一伏的——那同步振荡的样子,看得人后脊梁发毛,像两颗离得老远的心脏,正用同一种危险的频率在跳。屏障能量被里外夹攻,耗得飞快,原本预估能撑十二小时,这会儿直接掉到不足六小时了。
沈清焰强压下“基石”异动带来的心慌,把伊莎贝尔发现的东西——藏在感官数据流里的古老标识符,还有它跟玛雅、复活节岛那些古文明遗迹的微弱关联——设成了最高优先级的调查项。
“阿杰,把剩下的算力全调过来,深挖这个标识符!我要知道它背后所有的事!”她的命令又简洁又冷,跟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似的。
顾北辰倒像个守着战舰最后堡垒的指挥官,把基地防御收缩到了核心区域,所有不参与战斗的人都被集中安置。他的目光时不时扫过主屏幕上方——那猩红的倒计时在跳,旁边“涅磐”协议的界面也亮着,随时能触发。他的手就没离开过那个最终按钮。
伊莎贝尔脸色发白,眼神却异常专注,正跟阿杰一起忙活,像在时间的流沙上搭一座通往过去真相的桥——还特别脆。那0.008%的相似度,是这黑暗里唯一的光。
时间在压抑的滴答声里走得飞快。月球方向的攻击半点儿没弱,能量阴影的“触须”越来越实在,每撞一次屏障,整个基地都跟着轻轻晃,天花板上的灰簌簌往下掉。
“屏障完整性降到65%了!”
就在绝望像冰水似的快把所有人淹了的时候,阿杰的运算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
【标识符深度结构解析完了。暂时叫它‘收割者印记’吧。特点:特别封闭,还排他,有吸收、同化信息的倾向。跟‘几何语言’发送者的标识符比过了,肯定是完全不同的文明谱系,长期对抗或者竞争的概率有87.3%那么高。】
【关联性拓展分析:根据‘收割者印记’的结构特点,反向扫了全球的考古、神话还有没解开的历史事件数据库……发现了不少弱信号。】
全息屏幕上,地球的三维模型亮了起来,几十个暗点散在不同的大陆和海洋上。除了早就知道的玛雅神庙和复活节岛,暗点还出现在苏美尔泥板写的“神之领域”、印度古籍里说的“远古战争”遗址,甚至大西洋海底疑似沉没大陆的奇怪结构区。
“这些暗点……时间跨度都超过一万年了……”伊莎贝尔的声音里满是震撼,“它们不是随便分布的……阿杰,模拟一下它们历史上的分布密度变化!”
AI马上执行。模型快速倒回去,能看见那些代表“收割者印记”出现过的暗点,在历史里亮了又灭,可整体的分布密度,却显出一种清晰的、波浪似的起伏——而且随着时间走,暗点出现的频率和覆盖的地方,好像在慢慢变少。
“这看着像……扫描。”顾北辰盯着那变化的图,沉声说,“或者说,巡猎。”
“不只是巡猎。”沈清焰指着几个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别亮的暗点——它们对应着米诺斯文明、赫梯帝国这些曾经突然兴盛,又很快没了的古文明,“看这些节点。‘印记’活跃度最高的时候,跟这些文明崩溃的时间,几乎能对上。”
一个可怕的猜想冒了出来:这个叫“收割者”的东西,不是最近才来太阳系的。可能在人类文明刚起步的时候,甚至更早,它就已经藏在这儿了。它的“饥饿”,不是一下子爆发出来的,是周期性的、持续了上万年的……收割。
“要是它真在收割文明,那人类为啥还在?”伊莎贝尔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阿杰的回应马上投到了屏幕上,是根据所有数据搭出来的推测模型:
【假说:‘收割者’文明遵循‘播种-收割’周期。】
【第一阶段:播种期。往有潜力的生命星球扔‘文明催化剂’——可能跟‘几何语言’或者‘基石’底层逻辑同源的技术,看着文明怎么发展。】
【第二阶段:观察期。文明在‘催化剂’影响下成长,它产生的独特知识、技术、社会结构,甚至集体意识,都会变成成熟的‘果实’。】
【第三阶段:收割期。‘收割者’过来,吸收(或者直接抹掉)这个文明的所有成果,填自己存在性的‘饥饿’。之后留下点痕迹,等下一次‘播种’。】
【推论:人类文明,可能正处在这次周期的最后阶段。远古神话里的‘神战’、‘大洪水’,说不定是上一次没收割完留下的记忆。】
“我们……是庄稼?”一个研究员瘫坐在地上,失神地嘟囔着。
这假说把所有事都串起来了:那带着“孤独”和“饥饿”的感官回响,可能是某个被收割的文明,在彻底消失前发出的最后求救,被1500光年外的发送者收到,又转发过来当警告;“收割者”会对发往深空的信号暴怒,也是因为要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