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时间考虑。”
伊莎贝尔对着通讯器那头的“援军”代表说出这句话时,指节无意识地攥紧了桌沿。这句话为“彼岸港”争取到的,不过是七十二个标准时的喘息——港外,那支银白色的舰队像群蛰伏的猎手,悬浮在墨色星海中一动不动,没有半句催促,可那无形的压力却像潮水般漫进港口的每一条通道,连空气都透着紧绷的凉意。
这几十个小时,每分每秒都得掰成两半用。伊莎贝尔没浪费半分时间,直接把团队拆成了两路:她自己带着技术组,继续跟“援军”磨技术细节,一会儿盯着对方给的星图碎片比对旧数据,一会儿又拿着能量技术参数反复推演,连隐藏在代码里的潜在风险都没放过;另一路,则交给了顾北辰——他得带支精干的小队,去查那个跟“援军”信号莫名共鸣的E-73废弃单元。
顾北辰挑人的时候没含糊,阿杰的能量感知在整个港口都是顶尖的,林浩玩扫描仪比自己的手还熟,再加上两个从安保队里挑出来的老兵,四人组配齐了最先进的隐匿设备和能量探测器。等港口切换到夜间管制模式,大部分区域的灯光都调暗成冷蓝色,他们才贴着墙壁,悄没声地摸进了生态循环区。
E-73单元就在循环区最边缘的地方,还没走近,一股混杂着陈腐有机质的腥气就飘了过来,裹着消毒水残留的刺鼻味,直往鼻腔里钻。这里堆着不少早期建设时没处理掉的生物废料,黑黢黢的一堆堆像小山似的,在昏暗里投下扭曲的影子,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连空气都好像凝固了。
“能量读数确认了,信号源就在第三号堆积区最里面。”阿杰把声音压得极低,指尖的能量感应仪屏幕上跳着微弱的光点——哪怕周围的有机物场干扰得厉害,他还是精准锁死了方向。
四人呈着战术队形往前挪,手电筒的光柱在废弃的培养基和生物残骸间扫过,那些半腐烂的东西在光线下显露出诡异的形态,影子晃来晃去,看得人心里发毛。越往深处走,空气里那种“不对劲”的能量涟漪就越明显,像有只无形的手在轻轻拨弄着什么。
直到走到三号堆积区的最底部,他们才看见那个格格不入的东西——半人来高的正十二面体,浑身裹着暗哑的金属壳,表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几何纹路,一半埋在腐败的有机质里,像是在这儿躺了几百年。可就在这时,它的内部正往外透着微弱的能量脉冲,频率跟“援军”的信号隐隐合在了一起。
“这玩意儿绝对不是我们港口的。”顾北辰蹲下身,眼神亮得像鹰隼,扫过那些纹路时没敢碰,“先把外部特征全拍下来,用非接触式扫描,别惊动它。”
林浩立刻打开扫描仪,可屏幕上的图像却一片混乱,连个清晰的轮廓都没有。“不行,结构解析不出来……感觉里面是空的?又或者,它的空间结构根本不是咱们学过的欧几里得几何那套?”
他的话刚落,那十二面体表面的纹路突然亮了——不是刺眼的光,是像呼吸似的,微弱地明灭了一下。紧接着,一股更清晰的信息流跟着能量脉冲散了出来!
阿杰猛地按住太阳穴,脸色瞬间白了几分:“它在广播!不是语言,是坐标……还有维度参数!跟‘援军’给的星图碎片,指的是同一个地方!”
几乎是同一秒,伊莎贝尔的通讯也传了过来。她那边跟“援军”聊到了更深的技术层面,对方倒是“大方”,把目标星域的更多数据摊了出来——那里有个极其罕见的“卡西米尔虚空泡”,按他们的说法,是建跨维度信标的绝佳地点。更让人在意的是,“援军”还给了份简化版的信标蓝图,核心部件赫然是个十二面体结构发生器,作用就是稳定和放大特定维度的谐振。
真相的碎片像被什么东西串了起来,在伊莎贝尔的脑子里“嗡”地炸开!
港口里这个十二面体,根本不是什么废弃装置!它是个信标!是不知被谁偷偷放在“彼岸港”,专门用来定位“奠基者”刻痕节点的信标!
它之前一直是休眠的,直到“援军”来了,那些高频扫描和通讯信号像钥匙一样,把它给激活了!
是谁放的?“援军”吗?不像——要是他们早有安排,没必要这么大张旗鼓地来谈判。是“磐石议会”留下的?还是……某个更早、更隐秘的存在?
不管是谁放的,这个信标的存在,等于实锤了“刻痕节点”是真的。更可怕的是,“彼岸港”从一开始,可能就被卷进了一个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大的局里。
“援军”给的技术、星图,跟这个神秘信标指的是同一个目标,这绝不是巧合。他们说不定早就知道信标在这儿,甚至……这次来“彼岸港”,根本目的就是想利用人类,还有这个被激活的信标,帮他们找到节点,打开通往节点的路!
合作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区别只在于,他们是主动利用这个局,还是被动当别人的棋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