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翊坤宫的活佛。
不,比活佛还可怕。
活佛接受香火。
而我,提供“香火”。
我就是那个行走的神谕,会呼吸的圣旨。
自从裴昭成了我的贴身“悟道者”,我的日子,就从地狱,升级到了第十九层。
他像个影子,无处不在。
我吃饭,他站在一旁,不说话,就那么看着。
眼神里,带着一种研究和探索的光。
我喝水,他会默默记下我喝的是热是凉。
我走到窗边透口气,他会立刻跟过来,观察我是在看云,还是在看树。
然后,在他的那本小册子上,写下我根本看不懂的,鬼画符一样的“感悟”。
我感觉自己像一只被关在透明笼子里的猴子。
而他,是那个最勤奋的,观察员。
我试过反抗。
我一天不吃饭,不喝水,就躺在床上装死。
结果,第二天,裴昭就拿着他的小册子,去跟裴容汇报了。
“母妃昨日‘行不言之教’,以‘静’制‘动’,以‘无为’示‘有为’。儿臣悟到,君王治国,亦当有‘留白’之时,不可事事躬亲,当予臣下空间,方能激发其能动之心。”
我听着小翠从外面打探来的“汇报内容”,差点一口气没上来,真的死了过去。
完了。
我连摆烂的权力,都被剥夺了。
在这个他们父子联手打造的,名为“智慧”的囚笼里,我做什么,都是对的。
我做什么,都有深意。
夏日,到了。
天气一天比一天热,知了在树上声嘶力竭地叫,吵得人心烦。
殿里就算放着冰盆,也挡不住那股子闷的人喘不过气的燥热。
我整个人,都蔫了。
胃口也不好,吃什么都觉得没味道。
那天下午,我被热得实在受不了,坐在廊下,看着院子里被晒得卷边的花叶子发呆。
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
我想喝一碗冰镇绿豆沙。
沙沙的,甜甜的,凉凉的。
一口下去,能把五脏六腑的火气,都浇灭了。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再也压不下去了。
那是刻在我DNA里的,属于一个吃货的,最原始的本能。
“小翠。”
我叫了一声。
小翠立刻从殿里跑出来,给我打着扇子。
“娘娘,您有什么吩咐?”
“去小厨房,”我的声音,因为燥热,有些有气无力,“给我熬一碗绿豆沙。多放糖,熬得烂烂的,拿冰镇上。”
“是。”
小翠应声要去。
“母妃。”
一个声音,从旁边传来。
我不用回头,都知道是谁。
裴昭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悄无声息地站在了我身后。
他手里,还拿着他那本宝贝册子。
我心里一咯噔。
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笼罩了我。
“母妃,为何想用绿豆沙?”
他又开始了。
他又用那种,探索真理的眼神,看着我。
我心里的火,“腾”地一下就上来了。
是被热的,也是被他气的。
“天热!上火!不行吗!”
我没好气地回了一句。
我说的是实话。
最简单,最直接的,实话。
裴昭愣了一下。
然后,他眼里的光,骤然亮起。
那是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光。
他对着我,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
“儿子,明白了。”
他说完,转身,快步走到一旁的石桌边。
他摊开他的小册子,提笔,奋笔疾书。
我看着他的背影,心里那股不祥的预感,越来越浓。
你又明白了?
你到底又明白了什么啊!
我的怨种儿子!
那碗绿徒沙,我最终还是喝到了。
冰凉香甜,一解暑气。
在那一刻,我甚至觉得,就算裴昭再怎么“悟道”,只要有这口吃的,我也能忍。
我太天真了。
我以为,我只是要了一碗糖水。
我不知道,我亲手,点燃了一场风暴。
三天后。
一场没有任何预兆的,名为“清吏治”的风暴,席卷了整个前朝。
第一个被查的,是户部侍郎,张大人。
据说,御史台的人,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直接从他朝服的袖子里,搜出了一张价值万两的银票。
人赃并获。
裴容当场下令,将其打入天牢,家产抄没。
这只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几天,京城里,风声鹤唳。
每天,都有官员落马。
从六部,到地方。
拔出萝卜带出泥。
整个大裴的官场,像是被投入了一块巨石,掀起了惊涛骇浪。
我躲在翊坤宫,听着小翠每天带回来的,血雨腥风的消息,吓得瑟瑟发抖。
“娘娘,今天都察院的李大人,在家里悬梁自尽了……”
“娘娘,吏部王尚书的府邸,被抄出来的金子,装了十几箱……”
我听得心惊肉跳。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