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果然如宋清越所愿,没有人来吵她睡懒觉。
然而,她并非自然醒,而是被一股钻进被窝的寒意冻醒的。
窗外天色阴沉,北风呼啸着掠过屋檐,发出呜呜的声响,偶尔还夹杂着几丝冰凉的雨星打在窗纸上。
宋清越蜷缩了一下,把被子裹得更紧些,但那件穿了两年、从流放路上带来的旧棉袄,袖口已经短了一大截,手腕露出一截,被冷风一激,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她这才真切地意识到,冬天真的来了,而且去年的冬衣,早已跟不上她和弟弟妹妹们生长的速度了。
她披衣起身,走到堂屋。屋里生着一个炭火盆,红色的火苗跳跃着,带来些许暖意。
母亲刘氏和王夫人正坐在火盆边,手里忙着活计。她们面前堆着一些布料,正是宋清越前几次去县城时陆陆续续买回来的,颜色不算鲜亮,质地也偏薄。
刘氏正低头小心翼翼地拆解着宋清越的一件旧棉袄,想把里面那层已经板结发硬的棉花取出来。
王夫人则在一旁,将一些零碎的布头拼接起来,准备做里衬。两人的手指都冻得有些发红,却依旧专注。
“这岭南的天气哟,”刘氏抬起头,看到女儿出来,叹了口气说道,“平日里看着暖和,一旦北风刮起来,再下点这种阴冷的小雨,那寒气真是能钻到骨头缝里去!比咱们北方那种干冷还难受。”
王夫人也放下手中的活计,拿起一块准备给宋砚溪做新衣的布料,在手里捻了捻,眉头微蹙:“清越她娘,这布……是不是太薄了些?若是天气再冷下去,孩子们穿着这单薄的棉衣,怕是连门都出不了,只能整天围着火盆打转了。”
刘氏何尝不知道,她无奈道:“他师娘,您说的是。可如今这光景,能买到这些布已是不易,厚实的棉布更是难寻。
只能先将就着,把孩子们旧棉袄里的棉花拆出来,絮到这些新布料里头,好歹能凑合着改出几身能挡风的棉衣来。”
她们的对话,宋清越都听在耳里。她看着那堆不算厚实的布料,再看看自己和弟妹身上明显短了一截的旧衣,心里明白,添置冬衣是眼下最要紧的事了。
幸好,家里现在还有些积蓄,粮食也充足,至少不用为吃饱饭发愁。
“娘,师娘,辛苦你们了。”宋清越走过去,在火盆边坐下,伸出手烤着火,“我和溪溪、翠翠也能帮忙。”
正说着,宋砚溪和张翠翠也洗漱完过来了。翠翠的手很巧,针线活甚至比宋清越还好些。
于是,堂屋里变得更加热闹起来。
“布鞋我倒是给孩子们一人都做了一双了,宋大婶经常纳着鞋底就来家里找我闲话,大半年下来,我也纳了好些鞋底,做个鞋面简单......”刘氏跟王夫人闲扯着。
“......”
“家里三个姑娘家,要给她们挑些鲜亮颜色做衣裳,男孩穿什么样都成!”王夫人道。
刘氏让三个姑娘自己挑颜色,男孩没得挑,剩下什么就给他们做什么色的。
宋清越挑了一小批素雅的月白色做衣料。宋砚溪喜欢鲜亮的,就挑了一批桃红色的布,翠翠觉得翠蓝色很趁她,便调了翠蓝的。剩下的衣料都是褐色和靛蓝色的,不适合女孩子用。
刘氏和王夫人负责裁剪和主要的缝合,宋清越、宋砚溪和张翠翠则帮忙穿针引线、絮棉花、缝边角。
宋砚溪一边笨拙地帮着姐姐把蓬松的棉花均匀地铺在布料夹层里,一边好奇地问:“娘,为什么要把旧棉花拆出来再塞进去?多麻烦呀,不能直接做新的吗?”
刘氏耐心地解释:“傻孩子,棉花金贵着呢,哪能说买就买?咱们这些旧棉花虽然不暖和了,但絮厚实些,总比单穿强。等开春天气暖和了,娘再想办法,看能不能买些新棉花给你们做春衫。”
宋清越听着,手里飞针走线,虽然她的针脚比不上翠翠细密均匀,但也还算整齐。
宋清越心想,幸好在原主的记忆里是会做针线活的,不然按她原来的手工,缝衣服,她可做不来!
张翠翠话不多,只是安静地埋头干活,她的动作最快,一件棉衣的里衬很快就缝合好了大半。
火光映照在她认真的侧脸上,显得格外温婉。
屋外是阴冷的风雨,屋内却因这跳跃的炉火和忙碌温馨的气氛而显得格外温暖。
几人一边做活,一边聊着家常。
“等开春了,咱们在院子边上种些棉花试试?”宋清越提议道,“我记得师父的药书里提过,岭南有些地方也能种。”
王夫人笑道:“若是真能种成,那可就太好了,往后咱们就不愁没棉衣穿了。”
刘氏则念叨着:“屹儿和屿儿长得快,这棉裤得特意做长些,挽一道边,明年放下来还能穿……”
宋砚溪听着大人们聊天,忽然吸了吸鼻子,跑到墙角,拿了几个大小匀称的红薯,小心翼翼地埋进火盆边缘的热灰里。
“一会儿就有烤红薯吃啦!”她得意地宣布。
果然,没过多久,一股诱人的、混合着焦糖和红薯特有香气的味道就从火盆里弥漫开来,丝丝缕缕,钻进每个人的鼻腔,给这忙碌的冬日午后更添了几分暖融融的甜意。
快到傍晚时,张阿进从外面回来,带进一股寒气。
他搓着手在火盆边烤了烤,对刘氏和宋清越说:“夫人,姑娘,妹妹,我今天跟大牛哥、二牛哥还有宋大叔进山去看看,看能不能打到点猎物,给大家添点荤腥。晚饭不用等我了。”
刘氏连忙叮嘱:“山里路滑,又冷,你们可千万小心点!”
“哎,知道了!”阿进应了一声,又看了看妹妹手中快要做好的新棉衣,憨憨地笑了笑,这才转身又踏入了暮色渐浓的寒冷中。
晚上吃饭时,桌上果然少了阿进。
宋清越对翠翠说:“翠翠,给你哥留些菜在锅里温着,等他回来吃。”
窗外,北风依旧,冬雨淅沥。
喜欢流放岭南?我带全村吃肉住大房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流放岭南?我带全村吃肉住大房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