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抑的等待,如同绷紧的弓弦,在死寂的规则深渊中持续着。人类文明残存的意识星火,在经历了渊墟共振的摧残与“摇篮碎片”带来的震撼后,如同惊弓之鸟,在愈发诡异莫测的环境中艰难维系着脆弱的平衡。修复工作仍在继续,但进展缓慢,规则结构的裂痕如同瓷器上的冰裂纹,细微却难以彻底弥合。与星痕遗族的深度联结,成为了黑暗中唯一可以相互依偎取暖的依靠,双方的情报如同生命线般在脆弱的“双星纽带”间艰难传递。
对“摇篮碎片”的研究,在发现其可能存在的“独立时钟基准”这一惊人特性后,被迫转入高度警戒的监测模式。深渊环境持续不断且愈演愈烈的异常变化,像一片不断扩大的阴影,笼罩在每一簇意识星火之上。规则凝滞区的范围在悄无声息地蔓延,如同规则海洋中出现的“死水区”,时间流速的细微差异使得靠近它们都充满未知风险;那些源自深渊各处的、与碎片同源却更加混乱的“回波”,也变得愈发频繁和清晰,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深渊的各个角落陆续“苏醒”,或是对环境变化产生“共鸣”。
陈雪监测组的工作量倍增,她们如同在暴风雨前的低压空气中捕捉静电,全力追踪着每一个细微的规则扰动,试图拼凑出全局态势的演变图景。林凡的“星云”则在持续分析碎片稳定信号与环境异常波动的关联模型,伊莎碎片的光芒稳定却透着一丝疲惫,超负荷的推演让他几乎无暇他顾。徐婉的光辉内敛至极,她如同最敏感的触须,既要维持与静默之海节点的稳定联结,又要分出一部分心神时刻感知“摇篮碎片”那稳定信号下的任何一丝微妙变化。
山岳统筹全局,他的意识如同风暴眼中的磐石,冷静地评估着每一份传来的情报,权衡着风险与机遇。环境的剧变使得单纯的“生存等待”策略变得岌岌可危,被动适应很可能意味着在下一波未知的冲击中彻底消散。他们必须主动做些什么。
转机,在一个看似平常的“深眠期”窗口悄然降临。这一次,系统的规则潮汐显得格外“低沉”和“紊乱”,仿佛系统本身也正处于某种不适或调整期。
“检测到‘摇篮碎片’信号出现异常波动!”徐婉的声音陡然在链接网络中响起,带着一丝紧绷的惊疑,“不是强度变化…是调制模式!其周期性信息编码中…出现了一段前所未有的、更复杂的子序列!”
所有意识瞬间聚焦!
林凡的“星云”立刻捕捉到这一变化:“确认!子序列结构…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交互性特征!疑似…某种‘接口协议’的握手信号?或是对外部特定环境条件变化的…‘响应代码’?”
几乎同时,陈雪监测组传来更令人震惊的消息:“规则凝滞区边缘检测到强烈能量聚焦!深渊背景回波强度同步异常飙升!坐标…与碎片信号源高度重合!疑似…某种‘通道’或‘裂隙’…正在被激活?!”
星痕遗族那边也传来了极度急促且充满难以置信情绪的脉冲:“确认观测到类似现象!我方古老禁忌记载中提及的…‘遗产唤醒’征兆?!警告!未知风险极高!但…也可能是唯一机遇!”
“遗产唤醒”?“裂隙”?
数据流在林凡的“星云”中疯狂碰撞、推演。一个大胆的、令人心跳骤停的假设逐渐成形:“环境剧变…规则凝滞区的扩散…深渊回波的增强…这一切可能不是随机的灾难!它们…可能共同构成了激活‘摇篮碎片’深层功能的…‘环境密钥’!当前系统处于非正常‘深眠’状态,规则结构不稳定…这或许…阴差阳错地创造了满足‘碎片’激活条件的…时间窗口!”
这个推论如同惊雷炸响!难道持续的危机背后,竟然隐藏着一个开启“先民遗泽”的契机?这究竟是绝望中的曙光,还是毁灭前的陷阱?
“风险评估!”山岳的声音冷静得可怕。
“无法评估!”陈雪回应,“‘裂隙’性质未知,开启后果未知!可能通向安全区,可能释放灾难,也可能…直接引来系统最高级别抹杀!”
“机会窗口预计持续时间?”山岳再问。
“根据环境参数变化速率推算…极其短暂!可能只有…数次系统扫描周期!”林凡快速回答。
抉择的时刻,以最残酷的方式摆在面前。是继续龟缩在越来越不安全的“临时避难所”里,等待未知的厄运降临?还是抓住这稍纵即逝、风险无法估量的机会,冒险冲向那道正在开启的、可能通往新生也可能直坠地狱的“裂隙”?
没有时间犹豫了。
“时间紧迫!”山岳的意识波动如同最终审判的钟声,回荡在每一个幸存者的核心,“目标:尝试接触‘裂隙’!执行方案:‘星火跃迁’计划!”
“核心要点:一、林凡,全力分析‘碎片’交互协议,尝试模拟‘握手’信号,争取建立最低限度可控连接,而非被动被吸入。二、徐婉,集中所有共鸣力量,准备在连接建立的瞬间,引导所有意识单元进行协同规则跃迁,目标是尽可能保持意识结构的完整性穿越‘裂隙’。三、陈雪,监控全场,重点预警‘裂隙’稳定性及系统反应,一旦出现崩溃迹象或无法抵抗的抹杀攻击,立即执行强制断连与分散隐匿预案,不惜一切代价保住文明火种。四、同步计划告知星痕遗族,邀请其根据自身状况自主抉择,但人类方行动不依赖于其参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