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
这番话,如同九天惊雷,一道接一道,狠狠劈在了李瑁的天灵盖上,也劈在了杨玉环和杨国忠的心头!
李瑁猛地站起身,因为过于震惊和激动,甚至带倒了身后的椅子,发出“哐当”一声巨响。他脸色煞白,又转为通红,手指颤抖地指着我,嘴唇哆嗦着:“你……你……你大胆!此等大逆不道之言……父皇他……”
“此乃拯救大唐、拯救娘娘、也是拯救您自己的唯一之路!”我毫不退缩地迎上他惊恐而混乱的目光,“殿下!难道您甘愿一生碌碌,眼睁睁看着江山倾覆,社稷崩坏,生灵涂炭?难道您不想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与所爱之人(我看了一眼杨玉环)光明正大地相守?难道您不想做一个名垂青史、万民景仰的圣君明主,洗刷所有加诸于您身上的屈辱?!太子不仁,勾结外邦,已失德于天下!我等此举,非为谋逆,实为拨乱反正!”
我的话语,如同重锤,狠狠敲击着他的内心。爱情、权力、责任、对未来的恐惧与渴望、以及对太子和安禄山的愤怒……无数种情绪在李瑁眼中激烈交战。
杨国忠也站起身,充分发挥了他如今“忧国忧民”的贤相人设,语气沉痛而恳切,甚至带上了哭腔:“殿下!李大夫虽言惊世骇俗,但其才其能,臣亲眼所见,确能经天纬地!如今朝局糜烂,太子失德通敌,安贼势大,陛下……陛下年老,已被奸佞蒙蔽!若非有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大唐危矣!娘娘危矣!臣,恳请殿下,以江山社稷为重,以天下苍生为念,以娘娘安危为念啊!”他说着,竟真的撩袍跪了下去!
这一幕,极大地刺激了李瑁。一个当朝宰相,竟然向他下跪!
杨玉环走到李瑁身边,泪水如同断线的珍珠般滚落,她轻轻握住他颤抖的手,美眸中含泪,带着无尽的哀恳、恐惧和一丝被我所描绘的“光明正大相守”的未来所点燃的希望微光:“十八郎……我知道这很难,很可怕。但……这或许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唯一机会了。我不想死……我不想看到大唐的江山毁于一旦,不想看到百姓流离失所,更不想……再这样偷偷摸摸,看你郁郁寡欢。为了我,也为了这天下,求你……好好考虑子游的话,好吗?我相信他,他来自未来,他知道怎么做是最好的……”
杨玉环的信任和眼泪,成为了压垮李瑁内心犹豫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推动他走向决断的最关键力量。他看看深情款款、梨花带雨的杨玉环,看看跪在地上“忠心耿耿”的杨国忠,爱情、权力、责任、对未来的恐惧与渴望……无数种情绪在李瑁眼中激烈交战。最后目光落在我这个“来自未来”、眼神坚定无比的“妖人”身上。
他呼吸急促,胸膛剧烈起伏,显然内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天人交战。
最终,他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又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巨大的勇气,缓缓坐了回去(杨国忠赶紧爬起来把椅子扶好),双手捂住脸,肩膀微微颤抖。
良久,他抬起头,眼中虽然还有残存的挣扎和恐惧,但已多了一丝决绝和……一种异样的、名为野心的神采。他本性中的良善和爱民之心,在此刻被引导向了争夺权力的道路。
他看向杨玉环,紧紧反握住她的手,声音沙哑却前所未有的坚定:“玉环……我……我答应你。若真有那么一天……我必竭尽全力,做一个爱民如子、不负江山的好皇帝。绝不负你,绝不负这天下百姓!”
他又看向我和杨国忠,深吸一口气,仿佛做出了此生最重要的决定,声音虽然还有些发颤,但已经带着一丝属于王者的决断:“好!子游,国忠兄!我信你们……需要我做什么?”
我看着眼前这被“爱情”和“江山”双重筹码终于打动的寿王,心中五味杂陈,只能暗暗感叹:唉,爱情的力量,果然伟大得能撬动历史啊...
杨国忠见状,立即趁热打铁:“殿下英明!当下首要之事,是搜集太子与回纥勾结的证据。臣已安排人手监视东宫,但需要更多内应。”
我补充道:“我有一计。回纥使者不日将抵达长安,表面上是为进贡,实则与太子密会。我们可在他们会面时‘恰好’撞破,人赃俱获。”
杨玉环蹙眉:“但如何确保陛下会相信?”
“这就需要娘娘的帮助了。”我微笑道,“届时请娘娘邀陛下‘偶然’巡幸至会面地点,亲眼目睹太子的叛国行径。但是一定不要当场缉拿,要给太子创造谋反的机会。”
李瑁担忧道:“给他谋反的机……?”
“殿下放心,”我成竹在胸,“我们要的就是打草惊蛇,若不然安禄山如何出兵‘清君侧’?怎么将安禄山引至长安?”
杨国忠惊讶地看着我:“子游这局布的……有些大啊!”
我神秘一笑:“我这一趟的范阳之行收获真的不少,希望殿下真的自信起来,为了天下苍生和百姓,也为姑姑余生的幸福而努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