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的港岛证券交易所比周一还要热闹3分。刚到8点,散户区区坐满了人,王伯拎着鸟笼,怀里揣着股东证; 刘姨把竹篮放在脚边,手里攥着一叠崭新的委托单;连平时只在大户室呆着的老板也站在电子屏旁,跟经纪人低声交谈——电子屏刚亮起,仪和纺织就以13.8港币高开,比昨天收盘价高0.3港币,散户区瞬间爆发欢呼声:“涨了!又涨了!”
蓝海混在人群里,故意对着旁边的散户喊:“我表哥昨天又给我捎信了!说有华资大财团要收购仪和系的资产,这次要把股价拉到18港币!”他边说边从口袋里摸出一张新的“底稿”,周围的人立刻凑过来抢着看,有人当场就往柜台跑:“我要加仓!仪和纺织13.8港币,20万股!
交易所角落的公共电话旁排起了长队——都是散户,打电话叫家人送钱来加仓的,有人激动的手都在抖:“阿伟!快把家里的存折拿来!这次能赚大钱!”
监控室内,朱枕月看着屏幕上激增的散户买单,(AI每五分钟统计一次,纸质报表,堆了半桌子),对着对讲机说:“第二波拉升开始,张晓明颐和纺织直接挂14块5港币的300万股,用两家券商;陆风太古船运挂10.5港币的200万股,分两批报单;林清砚盯着英资席位,看他们有没有动静。”
9:15,张晓明的委托单刚递到柜台,报单员就高喊道:“仪和纺织!14.5港币!300万股买单!电子屏上的绿色数字“刷”地窜了上去,瞬间突破14.8港币。散户区的欢呼声震的屋顶都在响,王勃举着鸟笼站起来:“14.5!我买了30万股,已经赚了快6万了!”
英资席位上,周经理盯着电子屏,手指在桌上敲得飞快。他不是不想动,是摸不准情况——股价涨了他们手里的200万股仪和纺织也增值了,但这不明资金的力度越来越大,他怕这是“诱多陷阱”。他再次抓起专线电话,打给颐和集团的董事:“你们到底有没有被收购的消息?现在股价涨的太奇怪了!”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回答道:“没有被收购的事儿,不过我们的次品部问题还没解决,你别乱操作,先看看情况再说。”
挂了电话,周经理松了一口气——只要没有被收购,股价涨再高也是虚的,等散户反应过来,自然会跌下来,他对着下属说:“别管了,先看着,等股价再涨点儿,咱们就把手里的股票全抛了。”
林清砚把这一幕通过微型摄像头传回去,朱枕月嘴角微微上扬:“英资在高位抛股,正好。下午一点开始,第三波拉升,把颐和纺织拉到15港币,太古船运10.5港币,怡和百货11.3港币,让他们彻底放心。”
下午一点整,张小明再次挂出15港币的200万股买单,颐和纺织瞬间突破15.3港币;陆风的太古船运委托单也到了,股价冲到10.5港币,英资席位上,周经理看着股价,脸上露出笑容:“果然是散户在炒,没大资金。通知下去等颐和纺织涨到16港币,咱们就抛100万股。”
随着散户的热情越来越高,股价也被不断推高,仪和的股价以蹿升至15.5元对讲机突然传来朱枕月冰冷的指令:“所有点位注意,现在买盘过大,缓慢放出各自的筹码,先不要急于砸盘。”
张晓明等人,缓慢的将自己手里的筹码卖出, 股价开始变得平稳起来,众多的散户却在高喊着“加仓!加仓!”
此时,张小明几人手中的筹码已经出了大半,两点半后,根据朱枕月的指令。开始砸盘!张晓明、挂出了仪和卖单15港币500万股,走三家券商;陆风太古船运挂10.4港币的200万股,走两家券商,蓝海立刻放出消息,就说仪和次品布丑闻曝光,收购是假的;林清砚,盯着英资的护盘动作。
喜欢系统在手六零年代我称王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系统在手六零年代我称王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