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壤医院的病床上,邵明珠的身体在缓慢恢复,但他的大脑从未停止对前线战局的思考。除了地面战斗,他深知制空权的争夺同样至关重要,甚至更为关键。志愿军入朝初期,在美军绝对空中优势下付出的惨重代价,他记忆犹新。因此,当有关苏联空军秘密参战和新中国年轻空军初露锋芒的消息,通过志司转来的有限战报和来访战友的只言片语传到耳中时,他立刻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蕴含的战略机遇。
这天下午,阳光很好,邵明珠靠在摇高的病床上,面前放着一块木板,上面摊开着稿纸。金智妍护士刚给他换完药,他忍着肋骨的隐痛,正凝神构思。一份关于志愿军空军在清川江上空与美军F-80机群交战、击落击伤敌机数架的战报,让他心潮澎湃。
“终于……我们的翅膀,硬起来一点了……” 他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在稿纸上敲击着。他知道,这背后,是苏联老大哥的倾力援助和那些“穿上志愿军军装”的苏联飞行员的英勇奋战,也是中国第一批飞行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成果。
一个清晰的战略构想,在他脑中逐渐成型。他深吸一口气,拿起钢笔,蘸了蘸墨水,在稿纸顶端郑重地写下了标题:
《关于充分利用当前空中有利态势,建立并巩固“米格走廊”,夺取局部制空权的战略建议》
然后,他笔走龙蛇,开始详细阐述他的分析和建议:
“志司首长:
近日获悉我志愿军空军部队在清川江、鸭绿江口上空连续取得战果,士气大振,此乃我军建设史上一大里程碑!然,战机稍纵即逝,须趁敌新型装备(他不能明说F-86)尚未大规模列装前,最大限度地利用和扩大当前空中优势。兹提出以下建议,供首长参考决断:
一、 当前敌我空中力量对比分析:
1. 我方优势:
装备优势: 苏联援助的米格-15比斯型喷气式战斗机,其高空、高速性能卓越,尤其是爬升率和机载火炮威力,对美军目前大量使用的F-80“流星”、F-84“雷电” 乃至F-51“野马”(P-51)活塞式战斗机,形成代差优势!在万米以上高空,米格机可谓‘王者’。
人员优势: 我方飞行员(包括苏联友人和我年轻飞行员)斗志昂扬,战术灵活,且背靠我国境内机场,有地利之便。苏联飞行员经验丰富,技术精湛。
隐蔽性: 苏联飞行员身着我军服,战机涂装我军徽,虽美军心知肚明,但在政治上我占据主动,使敌难以借此扩大事态。
2. 敌军劣势与应对:
装备代差: 美军现役主力战机在米格-15面前,性能处于下风,尤其在垂直机动和高速格斗中吃亏。(邵明珠心里清楚,这种优势是暂时的,但他不能明说)。
飞行员心理: 敌军首次遭遇性能优于己方的战机,且常与‘西方面孔’的对手交战(虽心照不宣),必然产生轻敌后的挫败感和心理压力。美军飞行员私下称鸭绿江入海口一带为‘米格走廊’,足见其忌惮。
写到此处,邵明珠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他想起来访的苏联顾问闲聊时提到的趣事:有些美军飞行员在无线电里听到对方用俄语通话,或者透过座舱盖看到高鼻梁的对手时,会忍不住在无线电里惊呼‘They are Russians! ’ 但双方指挥部都默契地不予置评,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公开的秘密’。
二、 建议:立即着手建立并巩固‘米格走廊’
1. 定义‘米格走廊’: 即以鸭绿江口为基点,向朝鲜内陆延伸约50-70公里的狭长空域。此区域应成为我米格机群的主要猎杀区和安全屏障。
2. 作战目的:
保护交通线: 最大限度保障我后方至前线的交通运输线,特别是鸭绿江大桥等重要枢纽,免受敌机侵扰。
夺取局部制空权: 在此区域内,力求实现‘我们的天空’,掩护我地面部队调动、集结和重要目标。
积小胜为大胜: 通过空中游击战、伏击战,不断消耗、疲惫敌军空中力量,打击其嚣张气焰,积累我飞行员实战经验。
3. 具体战术建议:
‘车轮战术’: 利用我机场距战场近的优势,采取多批小编队、连续出动的方式,保持‘米格走廊’内始终有我战机存在,使敌机不敢轻易深入。
‘高空钓鱼’: 利用米格机高空优势,在高空巡逻,发现敌机群,尤其是B-29轰炸机群后,利用速度优势俯冲攻击,一击即走,不与敌护航战斗机过多纠缠。
‘协同作战’: 加强中苏飞行员之间的战术协同和指挥沟通(尽管有语言障碍,但可通过简单信号、预先规划弥补),形成合力。
三、 紧迫性与长远考量:
此战略窗口期极其宝贵! 敌军绝非坐以待毙之辈。以其强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实力,必在全力研发或调拨更先进战机(邵明珠在此处笔尖顿了顿,强忍住写下‘F-86佩刀’的冲动)。一旦敌军新型战机大量服役,当前空中均势必将被打破,我欲再建立如此有利之空中防线,将难上加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