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自己的比赛被安排在十二天之后,但玄七并未有丝毫松懈。每日上午一场,下午一场,他必定准时出现在执法堂广场,选择一个视野开阔的位置,静静观摩台上的每一场战斗。
对他而言,这并非是消遣,而是至关重要的备战。台上这些正在拼杀的弟子,每一个都可能是他下一轮、下下一轮的潜在对手。他们的功法特性、战斗习惯、常用手段乃至性格弱点,都可能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个道理,玄七深知。
连续几日的观战下来,玄七发现,能够杀入五百强的弟子,果然都非庸手。战斗极少出现一面倒的碾压局势,绝大多数都是势均力敌,打得难解难分。往往需要鏖战许久,直到一方灵力不济、或底牌尽出、或出现细微失误,才能最终分出胜负。每一场胜利都来之不易,这也让玄七对之后的比赛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在观察中,他也逐渐看出了各峰弟子的一些普遍特点和胜负趋势。
炼丹峰的弟子落败的情况相对较多。原因也很明显:炼丹峰弟子十有八九是火系灵根,常年与丹炉地火打交道,一手火系法术修炼得极为纯熟凶猛,施展起来烈焰滔天,威力惊人。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因为他们过于依赖和专注于火系法术,一旦遇到水系灵根或者准备了强力水属性法器、符箓的对手,就容易陷入被动。水火相克,乃是天道常理。对手哪怕只施展一个寻常的水幕术或冰墙术,或许无法扑灭他们的烈焰,却足以让火焰的威力削弱一分,让攻击速度迟缓一瞬。
就是这“一分”、“一瞬”的差距,在高手对决中往往会被无限放大。炼丹峰弟子需要耗费更多的灵力和精力去维持火焰的威力,久而久之,便容易后力不济,被对手抓住破绽。他们的战斗方式,显得有些单一和容易被针对。
反观炼器峰的弟子,虽然同样多以火灵根为主,但他们的战斗风格却截然不同,胜率也相对高出不少。
炼器,并非仅仅控火,更需要强大的臂力、持久的耐力以及精准的掌控力去挥动锻锤,千锤百炼方能成器。这就导致炼器峰的弟子,几乎个个都是体魄强健之辈。论肉身强度,除了专修炼体功法的体修之外,就数他们最为强悍。
他们很少单纯依赖远程火系法术对轰,而是更倾向于近身战斗!他们通常手持一柄沉重的锻锤,锤子本身就是一件不错的黄阶中品乃至上品法器,施展大开大阖、势沉力猛的火系锤法。一锤下去,不仅带有物理性的恐怖冲击力,往往还附着着灼热的火焰伤害,可谓是物理与法术的双重打击。
这种打法,极难克制。水系法术或许能削弱其附带的火焰伤害,却难以完全抵消那沉重的物理锤击。面对这样一个攻防一体、力大无穷的“火坦克”,许多对手都会感到头痛不已,往往在硬碰硬中落入下风。
同时在连日来的观战中,玄七注意到了一个颇为奇特的现象:那些身穿绣着云箓纹路青袍的符箓峰弟子,人数远远超过天初、炼器峰,炼丹峰和灵兽峰主峰多,但凡是他们上场的比试,胜率却高得吓人,罕有败绩。
他们虽然穿的是符箓峰弟子的服饰,但是胜利方式截然不同——符箓峰的弟子是砸出令人眼花缭乱的符箓风暴,而另一种则是不慌不忙布下阵法,将对手玩弄于股掌之间。
更让他疑惑的是,明明战斗风格大不相同,但这两类弟子所穿的服饰,竟然一模一样。
后来,他从周围一些资深弟子的议论中,才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原来,符箓峰与阵法峰,早在百年前便已合并为一峰,共称为“符阵峰”!
合并的原因很简单:这两脉传承对弟子天赋的要求都极为苛刻,核心标准完全一致——要求弟子至少具备三种以上的中品灵根! 因为无论是绘制符箓还是布置阵法,其威力与变化都极度依赖施术者自身所能调动的灵力属性多样性。
宗门考虑到两峰弟子人数向来是宗门内最少的,且核心理念相通,皆以灵根属性多样为基,便将两峰合并,资源整合,以期壮大传承。
而符阵峰又分两堂,分别是符堂和阵堂。
故而,现在看到的穿云箓青袍的弟子,皆出自符阵峰。只是根据个人兴趣和擅长方向,有的精于制符,有的专研阵法罢了。
对于专精符箓的弟子而言,多属性灵根意味着能绘制的符箓种类包罗万象。一个身具金、火、土三系灵根的符修,对敌时可瞬间撒出锐金符破甲、爆炎符主攻、再辅以流沙符限制走位,多种属性符箓相辅相成,形成复合打击,威力绝非单一属性可比。
而对于专精阵法的弟子而言,多属性灵根的优势更是恐怖!他们布置的阵法往往内置多种属性变化。初入阵可能是烈焰焚天,待你适应,阵法陡然变为惊涛骇浪,或是金刚铁棘,甚至地动山摇!阵法属性随心切换,毫无规律可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