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笼罩着劫后余生的金陵。龙吟阁安全屋内,大部分光屏已调至待机状态,只留下少数几个依旧监控着城外那头巨龙的能量波动和引流塔的最终修复进度。持续的紧张与高压过后,一种疲惫的宁静弥漫在空气中。
林晚没有像林震岳和林文渊那样去休息,她独自一人坐在外间的角落,膝上横着那柄古朴长剑,指尖无意识地拂过冰冷的剑鞘,脑海中依旧回闪着白日里那惊天动地的一幕幕——能量偏转护盾的精准计算,陈醒那平静如水的指令,以及自己那在极限压力下似乎又有所精进的快剑。
困惑与敬佩交织的波澜,并未因战斗的暂时停歇而平息,反而在寂静中发酵得更加深刻。
就在这时,她手腕上那个龙吟阁配发的灵能辅助装置,发出了极其轻微、并非警报的提示性震动。一道经过加密的、来源权限极高的文字信息,直接投射在她的视网膜上:
【林晚观察员,如有闲暇,可至B7区分析室一叙。陈醒。】
陈醒?
林晚微微一怔。这位龙吟阁的最高掌控者,在她心中已然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强大的面纱,如同云端之上的神只,冷静地执掌着凡间的生死。他为何会在这个时候,单独邀请自己?
好奇压过了其他情绪。林晚没有犹豫,起身,按照装置上自动生成的导航路线,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安全屋,穿过几条静谧的、充满科技感的通道,来到了标记为B7区的分析室门口。
金属门无声滑开。
分析室内的景象与林晚想象中有些不同。并非布满了疯狂闪烁的数据光屏和冰冷仪器,反而显得颇为简洁。中央是一个环形的全息工作台,上面悬浮着缓慢旋转的金陵城及地底能量结构的三维模型,但此刻模型处于半透明待机状态。工作台旁,竟设有一套雅致的茶具,陈醒正坐在一侧,手持一个白瓷茶杯,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部分面容,让他少了几分日间的绝对冰冷,多了一丝……人间气息。
“坐。”陈醒没有抬头,只是指了指对面的座位,语气平淡,听不出什么情绪。
林晚依言坐下,腰背挺直,如同她握剑时的姿态。她没有主动开口,只是用那双锐利的眸子,平静地打量着陈醒。近距离看,这位掌控着不可思议力量的男人,面容比她想象中要年轻些,但那双眼睛深邃得如同古井,仿佛蕴藏着无数星辰生灭的秘密。
陈醒将一杯沏好的茶推到林晚面前,茶汤清亮,香气清雅,并非凡品。
“白天的表现,不错。”陈醒放下自己的茶杯,目光终于落在林晚身上,那目光并非审视,更像是在观察一个有趣的样本,“尤其是破解‘四象诛魔剑阵’和应对自毁剑域时,对能量节点和‘意’的把握,已触摸到‘入微’的门槛。林家的剑道天赋,名不虚传。”
他的夸奖很直接,没有虚伪的客套,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观测到的事实。
林晚并没有因为夸奖而欣喜,反而微微蹙眉,直接问出了心中最大的困惑:“那种把握,在龙吟阁的‘计算’面前,似乎不值一提。你们的护盾,你们的预判……那才是真正决定胜负的力量。我想知道,那究竟是什么?”
她没有绕圈子,剑修的习惯让她习惯于直指核心。
陈醒对于林晚的直接似乎并不意外,他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缓缓道:“那不是某种神秘的力量,而是方法论的体现。你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更高效、更具确定性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
“工具?”林晚重复着这个词,眉头皱得更紧,“可那种力量,需要庞大的造物(星梭),需要海量的能量(灵能池),需要无数人协同……这和我们依靠自身苦修,锤炼一剑之威,完全不同。”
“是的,完全不同。”陈醒肯定道,他放下茶杯,手指在虚空中轻轻一点,环状工作台上那悬浮的金陵模型瞬间亮起,无数细密的能量流线、地质结构数据、甚至大气环流参数都清晰地标注出来,“古老修行,强调的是个体与天地的‘感应’与‘契合’,追求的是内在的超越与升华。其优势在于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个体伟力的极致,但缺点也很明显——高度依赖天赋与机缘,难以复制,难以规模化,并且在应对系统性、大规模的问题时,往往效率低下,甚至无能为力。”
他的手指划过那些复杂的数据流:“而龙吟阁所探索的‘科学修仙’,其核心在于‘解析’与‘重构’。我们尝试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能量的流动,用物理的模型理解法则的运作,用工程的思维构建解决问题的系统。我们将个体的‘感悟’转化为可共享的‘数据’,将模糊的‘直觉’升华为精确的‘算法’。”
他看向林晚,目光深邃:“这并非要否定古老修行之路的价值。恰恰相反,你们千百年积累的对于能量、对于生命、对于天地的独特感知和运用方式,是极其宝贵的‘数据库’和‘灵感源泉’。龙吟阁的很多技术突破,其最初的灵感,都源于对某些古老传承现象的深度解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